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直

标题包含
宿直
金门攒点鼓初停,禁柝犹传第四声。 不省人闲一回夜,如何天上两般更。 书生持被苦无寐,圣主求衣率未明。 惭媿论思真忝窃,何时边徼尽销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金门停止击鼓报时,宵禁的钟声还在回荡。 人们难以察觉这漫长的夜晚,为何天上有两种报时方式。 书生不辞辛劳难以入睡,君主渴求了解民生疾苦至深夜。 深感论事思考需真心践行,期望边疆战火早日平息。
去完善
释义
《宿直》:这是一首描述古代朝廷官员值夜的诗。 1. 金门:指皇宫大门。 2. 攒点鼓:一种宫廷报时器。 3. 禁柝:古代宫廷的巡夜人员敲击竹梆子,用以防止火灾和盗窃。 4. 第四声:指四更天,大约凌晨一点至三点之间。 5. 人不闲:这里指人们尚未入睡。 6. 天上两般更:指天宫中昼夜的交替。 7. 书生:作者自指。 8. 圣主:指皇帝。 9. 求衣:寻找衣服,表示天已渐亮。 10. 论思:发表议论和思考。 11. 忝窃:谦辞,表示自己不配得到某物或职位。 12. 边徼:边疆地区。 13. 销兵:消除战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宫中值夜班时的所见所思。首联描述了夜晚时分,金门(代指皇宫)的鼓声刚刚停止,而禁城的柝声还在传来,这体现了皇宫之中严格的纪律与规范。颔联诗人从自身的角度提出疑问,为什么天上的时间和人世间的时间竟然有两样呢?这也暗示着皇帝的生活与诗人之间的差异。颈联写到书生们因寒冷无法入睡,而皇帝还在等待天明,这体现了皇帝劳苦政务的精神。尾联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议论与思考实在是很羞愧,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边疆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直》是南宋诗人任希夷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月色中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应是在南宋时期。 在南宋年间,任希夷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的时代。他的生平事迹记载并不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他的一些作品中看出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在这个时代,南宋王朝偏安江南,虽然表面上还保持着国家的形式,但实际上已经沦为了金国的附属国。金人对于南宋的控制极其严格,以至于南宋的皇帝都不能自主。在这样的背景下,任希夷作为一个文人,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只能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