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一
国富民安后,修成体属干。
凝神归妙道,抱一守丹田。
去住浑无碍,升腾任自然。
九年功满日,独步大罗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时,修炼个体就可以获得全面发展。保持精神集中,领悟奇妙的道理,怀抱一种信仰守护自己的心灵源泉。无论是行走还是驻足都没有任何阻碍,所有的上升和降下都任凭自然规律。在经过了九年的艰苦努力之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位杰出的仙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抱一:道德经中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抱一即抱持大道本源之意。
2. 体属干:在五行中,干属于天,体属干就是精神升华为天地宇宙本体之意。
3. 妙道:道家称之道,能令人感悟事物微妙之处。
4. 丹田:内丹修炼中,被认为是贮藏真气的关键部位。
5. 去住:指修道之人或逍遥游历,或闭关修养。
6. 无碍:没有阻碍,自由自在。
7. 升腾:指精神和境界的提升。
8. 九年功满:古代认为炼丹成功需要约九年的时间。
9. 大罗仙: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具有超凡能力。
去完善
赏析
《抱一》这首诗描绘了修道者的精神追求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人将道家修炼的过程比作国富民安后的提升,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接下来的诗句则强调了修行者需要凝神静气、抱一守一,以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提到经过九年的努力修炼,修道者最终能够成为大罗仙人,这既是对修行者毅力和智慧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升华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道家修炼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抱一》这首诗出自北宋道士、内丹家张伯端之手。据考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真宗时期(998年-1022年)。
在那个时候,张伯端是一位悟道修行的道士,对道教的炼丹术颇有研究。他曾因违背皇命而被贬至岭南,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艰苦生活。然而,这段经历反而使他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北宋时期,道教地位颇高,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伯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道教思想融入到诗歌创作中,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这首《抱一》便是其中之一,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道家“抱元守一”的思想,倡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平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