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界惟心

标题包含
三界惟心
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 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浩瀚的世界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奇妙道理。万物都存在于此,但又存在至彼。每一事物都与我心有联系,但又不完全属于我自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界:佛教术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统称宇宙一切境界。 2. 惟心:只存在于心中;取决于内心。 3. 万物:所有的事物。 4. 非此非彼: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 5. 无一物:没有任何事物。 6. 我心:我的心。 7. 我己:我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三界惟心”为主题,阐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至上的境界。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一切都源于内心的感悟和理解。这是一种富有哲理和禅意的思想,旨在引导人们关注内心世界,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外在的事物,以免迷失在物质的诱惑中。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哲学层面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心灵净化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界惟心》是北宋时期著名道家学者、养生家张伯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127年间的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张伯端一直致力于道教的修炼和理论研究,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诗的创作阶段,张伯端的生活充满了各种考验和磨炼。他在人生中经历了许多曲折,但这些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哲学观念和人生观,为他创作这首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上的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这也为张伯端进行宗教研究和创作诗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总的来说,《三界惟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张伯端在这个时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最终完成了这部具有深刻哲理的道家经典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