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右丞相张公达明营别墅于汝川记可游者九处绘而为图贻书属晋陵孙某赋之 泊湖潭

标题包含
右丞相张公达明营别墅于汝川记可游者九处绘而为图贻书属晋陵孙某赋之 泊湖潭
蔼蔼竹树交,一潭荫寒青。 已无蛙黾污,尚有蛟龙腥。 林疏泛月彩,艳艳一镜平。 我心一如此,炯炯珠夜明。 意行鱼共乐,坐稳鸥不惊。 更欲漱吾齿,不挂功与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觌(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江苏高邮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以文学和书法著称。 孙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他在北宋时期科举及第,历任州县官员。靖康之难后,金兵...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竹林树木交织在一起,一汪池水投下一片清凉的绿意。 池塘中已经没有青蛙们的踪迹,但仍有一丝蛟龙的腥味。 稀疏的树林间洒满了月光,明艳如一面平滑的镜子。 我的心如同这片景色一般,明亮如夜晚的明珠。 悠哉游哉地欣赏着鱼儿们的欢乐,安静地坐着连海鸥都不会惊扰。 更想好好清洁我的牙齿,去实现那些不属于功名的事情。
去完善
释义
泊湖潭:地名。 汝川:古水名,这里指代某地。 蔼蔼:繁茂的样子。 竹树交:竹子与树木交错生长。 一潭:一个湖泊。 寒青:寒冷的青色。 已无:已经没有。 蛙黾:青蛙和蛤蟆。 污:污染。 尚:还。 有:存在。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传说能发洪水。 腥:腥味。 林疏:树林稀疏。 泛:飘散。 月彩:月光。 艳艳:明亮耀眼。 一镜:形容湖面平静如镜。 平:平静。 我心:我的心情。 一如:完全一样。 此:这样。 炯炯:明亮的样子。 珠:比喻月亮。 夜明:在夜晚发光。 意行:随心所欲地行走。 鱼共乐:鱼儿一起快乐。 坐稳:稳稳地坐着。 鸥不惊:海鸥不惊扰。 更欲:还想。 漱吾齿:清洗我的牙齿。 不挂:不牵挂。 功与名:功名利禄。
去完善
赏析
此诗描绘了宁静优美的湖潭景色。开篇“蔼蔼竹树交,一潭荫寒青”点出了湖边竹林的清幽氛围,为读者展示了诗人在美景中寻找乐趣的意境。接下来的诗句则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水面的宁静无瑕。诗人以蛙声、蛟龙的腥味反衬出环境的清静,以及月光洒在湖面带来的美丽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如“我心一如此,炯炯珠夜明”,表达了对这一景色深深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则以生动的形象暗示了游人的欢快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韵律和谐,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泊湖潭》是宋代诗人孙觌的一首描绘汝川山水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徽宗时期(约公元1100年),此时正是北宋末年,朝政腐败,民生疾苦,内忧外患不断。 孙觌在创作此诗时正身处宦海沉浮之中,他一生经历了多次科举失利、官场风波以及战乱流离等人生波折。然而,孙觌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反而在这些逆境中磨练了意志,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对内,统治者昏庸无能,官僚腐败严重;对外,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对北宋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孙觌将个人的情感和抱负寄托在诗歌创作中,通过对汝川山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