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七里岭

标题包含
上七里岭
天公知我行良苦,垂上岭时容少晴。 登山著履自不恶,卧游作图空复情。 此来岂止试脚力,政坐久不寻诗盟。 山矾雪白藤花赤,高树木兰低紫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空知晓我行程艰辛,临到山顶还愿赐我些许阳光。 登上高峰穿起我的鞋履并不厌恶,想象自己可以卧游作画却有些虚情。 此次前来不仅为了试试我的体力,更是因为在很久之前已不再追寻诗歌的盛宴。 山矾花开如雪,藤花火红;高处木兰繁茂,低处紫荆昌盛。
去完善
释义
1. 天公:指天气、天意。 2. 垂:表示意外地给予;减轻负担。 3. 上岭:登山。这里指的是爬七里岭。 4. 行:行程,行动。 5. 良苦:艰难困苦的境地。 6. 著履:穿上鞋子。这里意为踏实地走路。 7. 自不恶:自我感觉良好,心情愉悦。 8. 卧游: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指出门旅行,或表达对山河的热爱之情。 9. 作图:描绘出画面。 10. 空复情:白白地寄托情感。 11. 此来:这次来到。 12. 试脚力:锻炼体力。 13. 政坐:整年都在坐的意思。 14. 诗盟:诗人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15. 山矾:植物名,此处形容其雪白的颜色。 16. 藤花赤:藤本花卉的颜色为红色。 17. 高树木兰:指高的木兰树。 18. 低紫荆:低处的紫荆花。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天公知我行良苦,垂上岭时容少晴”起句,展示出自己在艰苦跋涉中取得的成功。在登山过程中,虽然辛苦但充满乐趣,不仅锻炼了脚力,还找回了久违的写诗灵感。山中的景色美丽如画:洁白如雪的山矾、红艳似火的藤花、高大挺拔的木兰和低矮茂盛的紫荆,共同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自然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七里岭》是南宋诗人赵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正值赵蕃被任命为静江府(今广西桂林)知府期间。在这段时间里,赵蕃辗转多地,他曾一度罢官归田,之后又因朝中变故再次出仕。这次出任静江府知府,赵蕃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朝廷的忠诚,踏上了漫长的征程。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治腐败,金国南侵,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面对国家的困境,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抒发爱国情怀,期望能够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赵蕃作为南宋著名文人,他不仅关注民生疾苦,也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在这首诗中,他以沿途所见之景寄托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 在创作这首诗时,赵蕃走在去往静江府的路上,他登上七里岭,远眺四周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国忧民之情。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里岭的山川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眷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赵蕃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以及他在那个时代所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