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杜城陈文惠公园

标题包含
杜城陈文惠公园
杜曲西游访物华,门前潏水渌涵沙。 南城天近无双誉,北斗魁前第一家。 当日不知龙卧久,今朝空羡桂交花。 高文遗墨皆漫灭,林下祠堂春日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复,字履中,号潏水,又号潏水先生。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他的主要活动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1023-1067年)。 李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沿着杜曲向西漫游寻找美好的事物,门前的潏水清澈,沙子都被染绿了。 位于南城的这个地方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赞誉,就像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一样闪耀。 曾经不知道这里有条龙已经蛰伏很久了,今天只能羡慕这里的桂花盛开。 那些优秀的作品和书法都已经模糊不清,只有春天阳光下的林间祠堂还在默默守护。
去完善
释义
1. 杜曲:地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2. 西游:西行。 3. 物华:物质文明。 4. 潏水:河名,位于陕西省长安县附近。 5. 渌:河水清澈的样子。 6. 涵沙:河中的沙子。 7. 南城:指长安县的南城。 8. 天近:地势较高。 9. 无双誉:无出其右的赞誉。 10. 北斗魁:北斗七星的主星。 11. 第一家:此处指陈氏一家。 12. 龙卧:比喻贤人在野。 13. 今朝:现在。 14. 空羡:羡慕却没有实际行动。 15. 桂交花:桂花的盛开。 16. 高文:高雅的文章。 17. 遗墨:遗留的文字或书法。 18. 漫灭:磨灭,消失。 19. 林下:树林之下,此处指墓地。 20. 祠堂:供奉祖先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复在游览杜城的陈文惠公园时的所见所思。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的深深感慨。 首先,诗人以“杜曲西游访物华”开篇,点明了此次游历的目的地——杜城。接着,通过“门前潏水渌涵沙”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公园附近河水清澈、河沙堆积的景象。这两句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 接下来的两句,“南城天近无双誉,北斗魁前第一家”,则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历史。“南城天近无双誉”表达了诗人对杜城地理位置的赞美,同时暗示了此处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北斗魁前第一家”则是借天上的北斗星来形容杜城的重要地位,以此表达对杜城的敬仰之情。 紧接着的四句,“当日不知龙卧久,今朝空羡桂交花。高文遗墨皆漫灭,林下祠堂春日斜。”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文化的尊重。“当日不知龙卧久”是对过去辉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今朝空羡桂交花”则是在感叹时光流逝,表达出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惋惜。最后两句“高文遗墨皆漫灭,林下祠堂春日斜。”则是对文物古迹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杜城陈文惠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杜城陈文惠公园》的作者是李复,其创作时间大致可以推测为宋朝中期,也就是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 李复在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杜城陈文惠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他对故乡的一种深深眷恋。诗人从各个角度描绘了这个公园的美丽景色:绿树成荫、湖水荡漾、亭台楼阁等,表达了他对这个公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期,四川地区相对较为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人民生活也相对较为富裕。杜甫和陈文惠这样的文人墨客在此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一个文化重镇。而李复作为一位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文人,深受这些文化名人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也表现出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