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范轲

标题包含
答范轲
绥城古语刻兜鞬,何事求犀近水燃。 乡里后生轻宿学,朝廷新诏急遗贤。 风回夜月开重晕,骊睡神珠出九渊。 今日秋臯闻鹤唳,茂先方议斸龙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复,字履中,号潏水,又号潏水先生。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他的主要活动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1023-1067年)。 李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绥城这个古地,人们用古语铭记着勇敢者的传说。为何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寻觅犀牛的身影?年轻的村民们并不尊重有经验的智者,而朝廷的新命令则迫切寻找有才华的人。 夜幕降临,当风吹过夜空,明亮的月亮显得更为突出;如同深海的宝藏被人发掘,稀世之珠闪耀人间。今天在这个秋天的田野上,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远古时代的仙鹤呼唤。此时,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位名叫茂先的智者,期待着他挥动神秘的龙泉剑,解决问题,引领未来。
去完善
释义
绥城:古代地名,今山东临邑县南。 兜鞬:头盔。这里指兵器。 求犀:指寻求犀角。犀角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物品。 近水燃:指在水边燃烧火把。 乡里后生:指家乡的年轻人。 宿学:指有学问的前辈。 朝廷新诏:指朝廷新颁布的法令。 遗贤:指被遗漏的人才。 风回夜月:形容夜晚的风吹过月亮。 重晕:指重叠的光环。 骊睡神珠:形容骊龙在睡眠中露出神珠。 九渊:形容深不可测的地方。 秋臯:秋天的原野。 鹤唳:形容鹤鸣的声音。 茂先:晋代文学家张华的字。 斸龙泉:指挖掘龙泉剑。龙泉剑是古代名剑,相传产于浙江龙泉县。
去完善
赏析
《答范轲》是唐代诗人李复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社会风气以及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期望。 首联“绥城古语刻兜鞬,何事求犀近水燃”,描述了诗人所在的绥城,这里的古老谚语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但如今的人们却在近水的地方追求犀牛角,将这句谚语抛诸脑后。诗人以犀牛角为象征,暗含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传统智慧的忽视。 颔联“乡里后生轻宿学,朝廷新诏急遗贤”,指出了社会的病态现象:年轻一代轻视学问,而朝廷在选拔人才时过于匆忙,导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没。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颈联“风回夜月开重晕,骊睡神珠出九渊”,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夜晚的月亮犹如一颗明珠,随着风吹过,它的光辉更加璀璨。而沉睡的骊龙(传说中的神龙)也在九渊深处苏醒,寓意着国家的兴盛和人才的涌现。 尾联“今日秋臯闻鹤唳,茂先方议斸龙泉”,借用了古人刘茂先的故事,表明诗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高远的理想。他希望有一天能像刘茂先那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范轲》是南宋诗人李复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期,也就是南宋初年。在这个时期,李复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文人,他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学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在南宋初年,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金国对宋朝的侵略使得百姓生活困苦,国家政治动荡不安。李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如愿以偿地进入仕途。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同时也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李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关切。他在诗歌中提到了“北风”、“江水”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着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同时,他还通过“孤雁”、“落叶”等形象,表达了他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总的来说,这首《答范轲》是在南宋初年的历史背景下,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