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视沙苑
南濒清渭北洛水,寒沙东西横百里。
中条太华塞秦关,众川无归皆潴此。
地维忽断两山高,帝罚罔功五丁死。
波飞浪激走东溟,积雪回汀拥都鄙。
坡陀起伏接城门,荐草甘泉国马屯。
云昏雾暗天驷下,星宫夜失房宿尊。
骅骝骐骥种各有,一一六印官字存。
开元籍马七十万,监苑旧政宜讨论。
过都历块汗流血,朝刷幽并暮楚越。
天边不从銮辂行,岁久空老狐狟窟。
去年驹生风雨腥,戴角肉鬣自有鳞。
厩人见怪弃于野,腾入渭水方知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南边的清澈的渭水与北边的洛水之间,寒冷的沙滩东西横跨百里。
中条山和华山像要塞一样堵塞了秦岭关口,所有的河流都无法流入,最后汇聚在这里。
突然间,地维断裂,两座山拔地而起,据说这是天帝对五丁的惩罚,他们因过失而死。
波涛汹涌,向东流入大海,积雪覆盖了平原和小城。
沿着坡陀起伏的道路一直延伸到城市的大门,这里有甘美的泉水和养马的草地。
云层昏暗,雾气弥漫,天马降临人间,星宫的夜晚失去了房宿的尊贵。
每一匹骏马都有其独特的品种,身印“六印”的字样,记录着它的身份。
在开元年间,有七十万的马匹登记在册,这个纪录来自于监管马匹的旧政策。
这些马儿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汗流浃背,有的来自幽并之地,有的来自楚越之地。
没有跟随天子的车驾四处巡游,只能在这个地方孤独地老去。
去年的马匹出生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长着犄角和肉鬃,身上覆盖着鳞片般的皮肤。
马厩里的工人被这奇特的景象吓到,把马丢弃在荒野之中,而这匹马却如神助般跳入了渭水之中。
去完善
释义
南濒清渭北洛水:指沙苑所处的地理位置,南方靠近清澈的渭水,北方靠近洛水。
中条太华塞秦关:中条山和华山像屏障一样守护着秦关。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华山在陕西东部,都是地理上的重要山脉。
地维忽断两山高:地维是指大地的基础,这里用来形容沙苑地区地势险要,两座山峰高耸入云。
波飞浪激走东溟:指水流向东边的海域奔去。东溟,东方的大海。
积雪回汀拥都鄙:雪后的沙苑显得更壮观。回汀,曲折的水岸。都鄙,都城附近的地方。
坡陀起伏接城门:沙苑的地势起伏不定,一直延伸到城门。坡陀,高低不平的山丘。
云昏雾暗天驷下:天驷指的是天上的星辰,这里用来形容云雾笼罩下的星空。
星宫夜失房宿尊:星宫,指天空中的星星。房宿尊,房宿星座的主星。这句话是说夜晚星空中房宿主星消失,意味着有恶劣天气出现。
过都历块汗流血:骑马经过各个城市,因疲惫而流汗甚至流血。过都,经过各个城市。历块,指骑马奔驰。
天边不从銮辂行:天边,极远的边境。銮辂,皇帝的车驾。这句话是说边界地区的骑兵不跟随皇帝的命令。
去年驹生风雨腥:去年出生的马儿在风雨中显得很凶狠。驹生,刚出生的幼马。
戴角肉鬣自有鳞:马儿长着角,身上有鳞片一样的毛皮。鬣,马鬃。
厩人见怪弃于野:马夫见到这匹马很奇怪,就把它丢弃在野外。厩人,马夫。
去完善
赏析
《按视沙苑》是唐朝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描绘沙苑地区自然风光和生态景象的诗。该诗通过对沙苑地区南濒清渭、北靠洛水地理位置的描写,引出沙苑作为众多河流汇聚地的特点。接下来,通过描述中条山和太华山间的地势变化,以及五丁之死的历史传说,进一步表现了沙苑地区山川险峻、地形复杂的景观。
诗歌后半部分则着重描绘了沙苑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场景。通过波飞浪激、积雪回汀等生动形象的场景,表达了沙苑地区水域广袤的特点。同时,在坡陀起伏的地形上,荐草甘泉和国马屯驻的描绘,体现了沙苑作为古代战马繁育基地的重要性。接着,通过云昏雾暗、天驷星宫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景象,展现出沙苑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此外,诗人还借骅骝骐骥等各种马种的繁育和六印官字的出现,表达了沙苑地区作为唐朝时期马匹培育重地的历史地位。最后,通过开元籍马七十万和监苑旧政的讨论,揭示了沙苑地区在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职能。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社会生活的缩影,展现了沙苑地区独特的风貌和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按视沙苑》是唐代诗人李复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756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之际,唐朝国势动荡,边塞防御压力巨大。这首诗意在展现沙苑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军事防备,以及诗人对边疆安宁的关切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复的个人际遇并不如意。他当时并未受到朝廷的重用,担任地方官职,闲暇之余常以诗歌记录自己的见闻感想。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对战乱期间的国家局势和民生疾苦非常关注,因此在《按视沙苑》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全和边疆防务的重视。
与此同时,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边疆地区的安全形势也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沙苑作为长安西北的重要军事防线,其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诗人通过对沙苑地区的描绘,表达了他在巡视边防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