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阳华岩 其二
石罅空明石色鲜,霞舒乳滴巧雕镌。
萦回栈道泉湍响,疑是僊家小有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头裂缝里映着明亮的天空,色泽鲜艳;晚霞舒展,如同珍贵的水滴巧妙地雕刻而成。在山间栈道上回响的泉水声,让人怀疑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石罅":意思是石头裂开形成的缝隙。
2. "霞舒":这里形容石头的颜色如同霞光舒展一样斑斓多彩。
3. "乳滴":这里是指从岩石中渗出的水滴。
4. "疑是僊家小有天":意思是觉得这里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有如人间仙境一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阳华岩的所见所感。首句“石罅空明石色鲜”,通过描述岩石缝隙中的光线和色彩,展现了阳华岩奇特的光影效果。第二句“霞舒乳滴巧雕镌”,将阳光照射在岩石上的光影比喻为精致的雕刻,突出了阳华岩的鬼斧神工之美。第三句“萦回栈道泉湍响”,通过描写曲折的山路和水声,表现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的乐趣。最后一句“疑是仙家小有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阳华岩美景的赞美。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呈现了一幅令人陶醉的自然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游阳华岩 其二》,是由南宋诗人赵师侠所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9年,正值南宋后期,中原战乱频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
赵师侠(1178-1259),字介之,号坦庵,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是南宋后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成长过程却充满了坎坷和磨难。在宋金战争期间,赵师侠全家被俘,沦落他乡。后来,他虽然得以逃脱,但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日益腐朽,外部面临着金、蒙等强敌的侵扰。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激化。赵师侠亲身经历了这一时期的苦难,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了解。他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游阳华岩 其二》这首诗正是赵师侠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之一。在这首诗中,他以游历阳华岩的所见所闻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山水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