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驿至萍乡
萍乡路与醴陵通,溪上长亭草木中。
行尽江南有山处,门前隔水是湘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萍乡和醴陵之间相通,溪流上的长亭隐在草木丛中。走过江南的山山水水,门前隔着一条河流就是湘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湘东:即指湖南省东部地区。这里与江西省相接,地域跨湖南、江西两省。
2. 萍乡路: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区的一条道路,连接了萍乡市与醴陵。
3.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区的一个城市,是株洲市的下辖县。
4. 溪上:指的是在溪流边的意思。
5. 长亭:古代供行人休息、住宿的驿站。
6. 隔水:此处借指江水阻隔,即指赣江支流袁河段,联系着湘东与江西西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从湘东驿前往萍乡的路上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精炼的文字描绘出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萍乡路与醴陵通,溪上长亭草木中”两句交代了诗人的行程路线,从湘东驿通往萍乡的路上,诗人行经小溪边,看到了草木掩映下的长亭。
接下来,“行尽江南有山处,门前隔水是湘东”则强调了诗人的视野和观感。在走过江南山水之间,诗人驻足远望,发现眼前的水流就是湘东的分界线。这两句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当时的情境之中,感受到了江南风光的美丽与恬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湘东驿至萍乡》是宋代诗人阮阅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湘东驿前往萍乡的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这个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得到发展。阮阅生活在这一时期,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但晚年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
在这一段时间里,阮阅的人生际遇起伏不定。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但也因为正直不阿而遭到排挤。在辞官回乡后,他过上了平静的田园生活,专心创作诗歌。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阮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这一时期的北宋政权正处于上升阶段,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由于长期的战乱,各地的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差距。阮阅在前往萍乡的途中,看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感慨万分,从而写下了这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