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中

标题包含
山中
荣枯皆定数,枉作送穷吟。 有色非真画,无腔是古琴。 青松秦世事,黄菊晋人心。 尘外烟萝客,相寻入远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镃(1278年-1347年),字国器,号竹洲,浙江义乌人。他是元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书、画三绝著称。 王镃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王应麟是南宋末年的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荣枯:指植物的生长和凋萎,这里比喻人的境遇。 2. 定数:指确定不移的命运。 3. 枉作:白白地去做。 4. 送穷:一种习俗,即农历正月初五时焚烧旧物,象征送走贫穷。 5. 有色非真画:有颜色的画作不一定是真正的艺术品。 6. 无腔:没有曲调,这里指古琴的音乐特点。 7. 青松:喻坚贞不屈的品质;秦世事:指战国时期的事。 8. 黄菊:秋天盛开的花,这里象征怀旧之情;晋人心:指东晋时期的人的心境。 9. 尘外:尘世之外;烟萝客:指隐居于山林的文人墨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领悟和体悟。诗人首先提到世间的荣枯皆有定数,不可强求,人们无谓地哀伤贫穷是没有意义的。接下来两句通过“有色非真画”与“无腔是古琴”说明了外在形式的繁华不一定是真实的,内在的品质更为重要。随后用“青松秦世事,黄菊晋人心”来比喻人的精神追求高于世俗之物。最后诗人在结尾处提出了在尘世之外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期待与知己一起探寻远离世俗纷扰的境地。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生活哲理的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是南宋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王镃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作为一名文人,王镃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因此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他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用诗歌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感到痛苦和无奈。由于战乱和社会矛盾,许多人的生活陷入困境。然而,在这个时期,也有人开始关注个人的精神世界,试图通过艺术来寻求心灵的慰藉。王镃便是其中之一。 《山中》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不满。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创作个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