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夏日即事
榴花掩映在楼台,面面轩窗照水开。
一路翠萍分未合,采莲船去钓船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火红的石榴花在楼阁台榭间若隐若现,每一扇窗户都倒映着水光。在一片青翠的荷叶中,采莲船和钓鱼船各自忙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掩映:指相互遮掩而互相衬托。
2. 楼台:泛指高楼和亭台等建筑。
3. 轩窗:窗户的别称。
4. 翠萍:青萍浮水面貌。
5. 分未合:分开尚未聚合。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榴花掩映在楼台”开篇,描绘出一幅夏日湖边的热烈景象。石榴花盛开,红艳如火,掩映在错落有致的楼台之间,象征着夏日的热情与活力。而“面面轩窗照水开”则进一步展现出湖边建筑的特色,每一扇窗户都面向湖水,似乎是在迎接夏日的阳光和清风。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湖面上一片宁静的景色:“一路翠萍分未合”。翠萍指的是浮在水面上的水草,它们随着水流轻轻摆动,形成一条蜿蜒的水路。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湖面的宁静,又暗示了水流的存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诗人以“采莲船去钓船来”收尾,为这幅夏日湖景增添了动态元素。采莲船和钓船在湖面上穿梭往来,象征着人们在这个季节里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这样的画面既有浓郁的田园气息,又充满了生活气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边夏日即事》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镃创作的。诗中的“夏日”并不是指炎热的夏天,而是指春天逝去、夏天尚未到来的时期,也就是晚春时节。
王镃生活在南宋末年,这一时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外部面临着蒙古大军的不断侵扰,内部则是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作为一位文人,王镃对这个时代深感忧虑。他在诗中以湖边夏日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镃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等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夏天的活力。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美景之中,而是通过对“湖光倒影浸山青”的描述,表达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