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
萧小八娘弃我去,我生方始十三年。
如今七十零单五,生死途分竟杳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萧小八娘:诗人母亲的名字,“萧”为姓氏,“小八娘”是她的乳名。这里指诗人的母亲已经去世。
弃我去:指母亲的离世。
我生方始十三年:诗人此时年龄为13岁。
七十零单五:诗人此时的年龄为70岁零5个月。
生死途分竟杳然:诗人感慨自己与母亲的生死相隔,无法相见。
去完善
赏析
《忆母》是宋朝诗人陈藻的一首怀念母亲的诗作。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母亲相处的美好时光,以及母亲离世的悲痛。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首句“萧小八娘弃我去”,写的是母亲的离世。诗人用“弃我去”这一动词,表达了失去母亲的痛心。同时,“萧小八娘”是对母亲的尊称,强调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紧接着的“我生方始十三年”,是诗人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这里提到了自己的年龄,意在表明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并不长。而诗人以“十三年”这个具体的数字来描述,更是突显了这段时光的可贵。
第三句“如今七十零单五”,是诗人对自己年龄的叙述。这里的“七十零单五”并非实指,而是表达诗人已年至古稀的意思。通过对比自己与母亲的年龄,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末句“生死途分竟杳然”,是诗人对母亲离世后的感慨。这里的“生死途分”,意味着母子二人已经阴阳两隔,再无相见之日。而“杳然”一词,则传达了诗人对母亲离世无法挽回的无奈和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忆母》通过对诗人与母亲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母亲离世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母》是南宋诗人陈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44年至1159年间,当时陈藻正处于人生的壮年时期。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部面临着金兵的侵扰,内部则是政治腐败、民生疾苦。陈藻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于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回天。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在个人生活方面,陈藻的母亲在他青年时期就离世了,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他把母亲的爱视为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因此在母亲去世后,他常常通过写诗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首《忆母》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综上所述,《忆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内忧外患和社会动荡,以及陈藻在母亲去世后对个人生活的深刻体验。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这首诗深沉、哀婉的情感基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