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卢北山元夕

标题包含
卢北山元夕
社屋相忘鼓笛鸣,空村步月兴堪乘。 何须更要鳌山立,野烧天边胜看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藻(1508年-1594年),字元洁,号乐轩,福建莆田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陈藻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在任期间,他廉洁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乡村的房屋间,忘记俗世的烦恼,聆听着鼓乐之声和笛子的悠扬之音。在这个空旷的小村庄里,踏着月色漫步,感受那份无边的愉悦。 何必非要建立一座像鳌山一样的宏伟大楼呢?在那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燃烧的篝火,就像天际的一盏明灯,更加美丽动人。
去完善
释义
1. 社屋: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场所。 2. 相忘:相互忘却。这里指节日时人们只专注于庆祝,忽略了日常琐事。 3. 鼓笛鸣:鼓声和笛声交织。 4. 空村:荒凉的村落。 5. 步月:在月光下散步。 6. 兴堪乘:兴致很高,可以尽情享受。 7. 何须:不需要。 8. 鳌山:堆砌成山的彩灯。 9. 野烧:野外燃烧的火光。 10. 天边:天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元宵夜景。诗人陈藻以细腻的笔触,巧妙地运用了“社屋”、“鼓笛鸣”、“空村步月”等词句,勾勒出一幅山村元宵夜的画卷。在这里,村民们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忘记了社屋的存在,只听见鼓笛声此起彼伏。夜幕降临,月光洒满空荡的村庄,漫步其间,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喜悦与舒畅。 此外,诗人还通过“何须更要鳌山立”表达了对于繁华景象的不满,认为乡村元宵夜的篝火和天空中的繁星更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然、崇尚简约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家乡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卢北山元夕》是南宋诗人陈藻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90年前后。 在这段时间里,陈藻正值中年,经历过人生的起伏波折。他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功名。但他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读书写作,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陈藻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这一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金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国内政治斗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期望恢复中原故土。陈藻虽然未能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但他的诗歌作品却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卢北山元夕》正是陈藻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词中,他通过对卢北山元夕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