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延平书怀
几程便要买归舟,身在延平已倦游。
但有菜羹供祭礼,人生何必到融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没过多久就准备买船回家了,在延平我已经厌倦了旅行。只要有供祭祀的素菜羹,生活中又何必去遥远的融州呢?
去完善
释义
《过延平书怀》是一首描绘作者在延平(今福建省南平市一带)游览时所感的诗歌。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几程:指经过了几段路程。这里表示经过了一定的旅程。
2. 买归舟:指购买船只回家。这里是比喻回到家乡的意思。
3. 身在延平已倦游:在延平已经厌倦了游玩。这里是表达在延平的旅行中感到疲惫,想要回到家乡的心情。
4. 但有菜羹供祭礼:只有用简单的菜肴来祭祀。这里的“祭礼”是指对祖先或神明的供奉,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简朴态度。
5. 人生何必到融州:人生何必追求名利地位。这里的“融州”是古代广西的一个地区,这里用来象征繁华的城市和功名地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藻的一首抒情诗。首句“几程便要买归舟”,写出了诗人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反映出他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第二句“身在延平已倦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在外漂泊、游历的厌倦。紧接着,第三句“但有菜羹供祭礼”描绘了家乡的简朴生活,即使平凡如一碗菜羹,也足以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人生何必到融州”意味着在诗人看来,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厚或者地位的高贵,而在于心灵的满足和家庭的团聚。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延平书怀》是宋代诗人陈藻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初,即北宋末年。在这个时期,陈藻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危亡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忧虑。
在陈藻生活的时代,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外则面临着金国南侵的巨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陈藻作为一名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担忧。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试图通过仕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都未能如愿。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愤懑和不甘,这也成为了他创作《过延平书怀》的情感基础。
在这首诗中,陈藻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用“过延平”的历史典故,寓意国家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他以“江头杨柳青青绿,水底鲤鱼短短红”的美景为背景,反衬出国家面临的困境和自己的无奈。最后,他以“无限江山行乐处,却将残梦到江东”的感叹,表达了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和对祖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