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麦田一片新绿。期望着稻谷价格稳定,人们欣喜地等待着丰收的时节。最害怕在三更半夜听到下雨的声音,希望二月初二这天是个晴天,好预兆一年农事的顺利。
去完善
释义
1. 葛根:多年生藤本植物,其根部可供药用。这里是用来形容春季的到来。
2. 青:绿色,这里指麦子生长茂盛。
3. 延颈:伸长脖子,形容期待和关注。
4. 东:东方,这里指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
5. 三更三点雨:形容深夜下雨的景象。
6. 要占:预测。
7. 二月二朝晴:农历二月二日的早晨天气晴朗。
去完善
赏析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是南宋诗人洪咨夔在田间耕作时写的一首诗。通过诗人的描述,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幅丰收的场景:葛根已尽、小麦青青,东来的米价也趋于平稳。但是,农民最关心的还是二月初的晴天和雨天。在诗人看来,这两天的天气状况对谷物的价格有很大影响。当诗人听到三更三点雨滴敲击屋顶的声音时,担心下雨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谷价的变化。这首诗以其纯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以及关注生活成本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洪咨夔在晚年时期所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在这一时期已经年迈,并且经历了南宋朝政的动荡和变迁。他看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粮食价格对于农民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农民对气候的关注以及对丰收的期盼。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粮食产量不稳定。这使得粮食价格波动较大,对农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农民们通过观察气候来预测粮食产量,从而判断粮食价格的变化。二月二日是古代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龙抬头节,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就被认为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一年中稻谷的丰收。
诗人洪咨夔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对国家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关注民生,同情农民的苦难。在这首诗中,他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以及对丰收的渴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人道关怀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