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西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淮南的一片叶子悄然落下,我心中顿时涌起洞庭湖那浩渺秋波的感触。

去完善
释义
淮南:地名,这里泛指南方;一叶:一片落叶;洞庭波:洞庭湖的涟漪,借喻秋天到来。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早秋”为主题,从夜晚写到黎明,再到白昼,巧妙地将时间流转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开篇两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寒意的气氛,“遥夜”与“西风”相呼应,令读者感受到秋意渐浓。中间两联则进一步刻画细节,用“残萤”“早雁”等意象表现季节交替的特点,同时赋予画面动态之美。“高树”和“远山”的对比更凸显自然界的壮阔与生机。结尾处,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广袤天地间的秋色,以小见大,升华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也传达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深刻体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秋》是唐朝诗人许浑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
在这个时期,唐朝历经了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但社会矛盾依然严重,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许浑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其才情和学识,创作出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篇。
许浑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性格豪爽,才华横溢,但却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挫折,一生仕途坎坷。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
在《早秋》这首诗歌中,许浑通过对初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如“蝉响觉惊梦”、“月明清漏中”等句,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气息。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