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物初蕙兰

标题包含
题物初蕙兰
花短秋意长,神清颜色少。 笔端有西风,国香来未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道璨(1043-1128),字无文,号石湖居士,俗姓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与释惠洪、释祖可并称为“三僧”。 释道璨自幼聪颖过人,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花期虽短但秋意悠长,精神清爽容颜却逐渐衰减。笔下流露出秋的气息,然而对于国家与民族的热爱之情却久久不能平息。
去完善
释义
花短:指花的开放时间短暂。 秋意:秋天的气氛或氛围。 神清:精神清爽,形容人神清气爽的样子。 颜色:这里指的是花卉的颜色。 笔端:指笔下、文字间。 西风:西方刮来的风,也用来表示秋天。 国香:指兰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物初蕙兰”,描绘的是一种名为蕙兰的花卉。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对蕙兰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 首句“花短秋意长”,描述了蕙兰花的短暂生命周期与秋天无尽的韵味之间的对比。尽管兰花短暂易逝,但秋天的韵味却源远流长。这里,诗人以兰花的短暂生命象征人生的无常,而秋天的韵味则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和不朽。 第二句“神清颜色少”,强调蕙兰清新脱俗的气质和淡雅的色泽。这里的“神清”表现了兰花的洁净无瑕、超凡脱俗的品质;而“颜色少”则体现了兰花的素雅之美,它不追求华丽的外表,而是以朴素的姿态展示其内在的美。 第三句“笔端有西风”,意味着诗人通过笔墨传达了西风的气息。在这里,西风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蕙兰花期将尽的担忧。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忧虑,而是转而关注“国香来未了”的情景。 最后一句“国香来未了”,表达出诗人对蕙兰的钦佩之情。虽然蕙兰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但它依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表明,即使面临困境,蕙兰仍然坚持展现出自己的美好,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诗人对蕙兰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蕙兰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品质的独特见解。诗人运用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又令人深思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物初蕙兰》是宋代诗人释道璨的一首描绘兰花之美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儒家、佛教、道教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文化艺术空前繁荣。 在这个时代,释道璨是一位著名的僧人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禅意。在他的生活中,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深受他们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兰花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他认为兰花具有高洁的品质,象征着君子的美德。 在创作《题物初蕙兰》时,释道璨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通过赞美兰花的美丽和高尚品质,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无奈。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兰花的热爱,还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