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
暂来城阙不从容,却佩银鱼隠玉峰。
双涧水边欹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
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
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时来到城市的小镇,我无法从容自得,只能带着这块银鱼状玉佩在玉峰下生活。
在山涧边的石头上摇晃着身体小酌,聆听九仙台下的风声和松树声。
我在绿色的墙壁上写诗,自称为旅行者,也在春天的田野里采药,跟老农嬉戏。
野鹤从云层中飞出,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再次相见。
去完善
释义
1. 《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这是一首古代送别诗,题目中的“孟宾于”是友人,“新淦”是其家乡。
2. “暂来城阙不从容”:这句表示孟宾于这次暂时来到都城的时间很紧张,没有机会多停留。
3. “却佩银鱼隠玉峰”:这句写孟宾于离开都城,回到家乡。银鱼是一种配饰,这里用来象征孟宾于的身份地位;“玉峰”指的是他的家乡新淦。
4. “双涧水边欹醉石”:这句描述了孟宾于家乡的美景,在两条小溪旁边有倾斜的石头,可以让人小憩。
5. “九仙台下听风松”:这句同样是描绘家乡的风景,在九仙台下聆听风吹松树的声音。
6. “题诗翠壁称逋客”:这句表示孟宾于喜欢在山间石壁上题诗,自称为隐逸之士。
7. “采药春畦狎老农”:这句说他在春天的时候会和农民一起采药。
8. “野鹤乘轩云出岫”:这句用野鹤的形象来形容孟宾于的生活状态,他就像野鹤一样自由无拘。
9. “不知何日再相逢”: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孟宾于分别的不舍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孟宾于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的诗。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双涧水边欹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以“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又暗示了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给人以无尽的温暖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文学家、学者徐铉所作。此诗创作于公元957年,即南唐保大五年,徐铉时年50岁。这一年,徐铉在朝中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负责编修图书,闲暇之时,时常与友人游山玩水,赋诗唱和。
在这期间,他的好友孟宾于因任职期满,即将返回故乡新淦(今江西樟树市),徐铉遂作此诗以送别。当时,南唐历经数年的战乱,社会较为安定,百姓生活也逐渐恢复。南唐中主李璟在位期间,提倡文教,重用文人,使得国内文化氛围浓厚,诗人词客纷纷涌现,这首送别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