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殿撰赏红梅次韵
西湖独未赋红梅,留待知音细细开。
好把新诗补遗逸,不才空与作云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湖的红梅尚未被人吟咏,等待那知音的到来细心品味。
让我们用新的诗篇弥补古人的遗漏,可惜我能力有限只能作为浮云陪伴左右。
去完善
释义
1. 西湖: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著名景点。
2. 独未赋:指作者之前没有写过以西湖红梅为主题的诗。
3. 知音:了解自己的人,这里指有共同兴趣的人。
4. 好把:好好地。
5. 新诗:指新的诗歌作品。
6. 补遗逸:补充遗漏的美好事物。
7. 不才:自称的谦词,表示自己没有什么才能。
8. 云来:形容多而且密集的人群或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的《赵殿撰赏红梅次韵》,描绘了西湖的红梅美景和诗人对于知音的期待。首句“西湖独未赋红梅”,说明在众多的西湖咏物诗中,还没有出现过专门描写红梅的作品,这就为接下来的诗行铺垫了基调。第二句“留待知音细细开”,意味着诗人期待着有人能够发现这美丽的红梅景象,并用优美的诗句去描述它,从而使更多人欣赏到这一美景。
接下来的两句,“好把新诗补遗逸,不才空与作云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期盼。他期望有新的诗篇来弥补这个空白,而自己却觉得自己才能不足,只能像云朵一样远远地观看。这里的“云”既可以理解为远观红梅的角度,也可以象征诗人自身的谦逊和无奈。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使得全诗充满了一种深沉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殿撰赏红梅次韵》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末年,大约在公元1279年前后。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末年的战乱之中,蒙古军队对南宋的进攻使得国家局势紧张。在此背景下,诗人林季仲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为南宋末年的文人,林季仲的生活也深受时代的影响。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的洗礼,这使得他对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殿撰是一位在朝廷中有影响力的官员,他在闲暇之余喜欢欣赏红梅。林季仲在诗中描绘了赵殿撰赏梅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