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酬赵宝学

标题包含
次韵酬赵宝学
高轩曾过我柴关,笑看莓苔满地斑。 隐约谁怜许居士,风流得倚谢东山。 诗锵金石音尤古,笔走龙蛇意自闲。 后日陪公那可得,飘然身在五云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高雅的车经过我的简陋住处,笑着看着满地的青苔痕迹。 有谁隐约关心这位许居士呢?他风流倜傥地依靠着东边的山。 他的诗句铿锵有力,如同金属撞击石头发出古老的声音;他的书法矫健洒脱,好像龙蛇游走于空中,悠然自得。 将来能有机会陪伴这样的人吗?感觉自己像在五彩云朵之间飘荡。
去完善
释义
1. 高轩:华贵的车或轿子。这里指赵宝学的来访。 2. 柴关:简陋的柴门。这里指作者林季仲简朴的家。 3. 莓苔:一种生长在地表阴湿处的低等植物,常用于形容荒凉的地方。 4. 许居士:指唐朝诗人许浑,他居住在西湖边,时常创作山水田园诗歌。 5. 谢东山:东晋政治家谢安,他在晚年弃官归隐,曾在会稽东山筑室。这里以谢安比喻赵宝学的风流儒雅。 6. 金石:金属和石头,这里指赵宝学的诗歌风格。 7. 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生动。这里用来赞美赵宝学的文笔。 8. 五云:五色祥云,古代常用以象征帝王的宫殿或地位。这里表示对赵宝学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赵宝学的交流为主线,通过对赵宝学的赞美和对自身心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诗人自身的才情。 首联以赵宝学来访为引子,“高轩曾过我柴关”写出赵宝学前来拜访诗人;“笑看莓苔满地斑”则是通过描述诗人居所的环境,展示诗人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 颔联用“许居士”和“谢东山”两个典故,将诗人自己的才情及与赵宝学的关系具象化地表现出来。其中,“许居士”指的是许由,是古代隐逸的象征;“谢东山”则代表东晋名士谢安,他在东山时常常赋诗作画。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也有着许由那样的遗世独立的精神风貌,同时又与赵宝学情谊深厚,犹如谢安与王羲之那样默契。 颈联中,诗人盛赞赵宝学的诗歌才能和书法技艺,称其作品如金石之音、龙蛇之形,充满古朴之风和高雅之气。同时,诗人也表达出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即便是在闲适中也能创作出令人叹服的佳作。 尾联则以未来的期许作结,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再次陪伴赵宝学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这里,诗人以“飘然身在五云间”的形象来展望未来,传达出自己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酬赵宝学》是南宋诗人林季仲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政权建立初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林季仲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早年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政治斗争而受到迫害,一度流亡江湖。后来得到昭雪,历任州郡长官,但始终无法摆脱世俗纷争的困扰。在这种背景下,他与赵宝学的友谊显得尤为珍贵。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可以从南宋政权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等方面去了解。南宋时期,虽然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却有着很高的成就。文学、绘画、书法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有所发展,尤其是诗词领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陆游、辛弃疾等。此外,这个时代的社会矛盾也十分尖锐,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