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墨梅

标题包含
墨梅
一枝炯炯照人寒,绝似溪桥立马看。 祇恐春风解相怨,漏他消息入毫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束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寒冷的人,就像在桥上骑马观看一样。我只担心春风会化解这种怨恨,让它进入人们的内心。
去完善
释义
《墨梅》:该诗是一首描绘梅花之美的五言古诗。诗人以墨梅为题,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欣赏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以下是诗句的注释: 1. 林季仲:宋朝诗人。 2. 一枝炯炯照人寒:炯炯,明亮的样子。这句诗描述了梅花的一枝在寒冷的冬季依然显得十分明亮,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 3. 绝似溪桥立马看:绝似,非常相似。溪桥,小溪边的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溪桥边看到梅花时的感受,觉得眼前的景象与心中的理想画面非常相似。 4. 祇恐春风解相怨:祇恐,唯恐。解相怨,解除彼此的怨恨。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担心春风的到来会让梅花凋谢,从而失去原有的美感。 5. 漏他消息入毫端:漏,泄露。毫端,毛笔尖端。这句诗表示诗人想通过笔墨将梅花的美好记录下来,让后人也能感受到梅花的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墨梅为题,诗人巧妙地将视觉与听觉结合,通过意象的运用和象征手法,塑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一枝炯炯照人寒”描绘了墨梅的形象,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墨梅描述成了一枝拥有炯炯目光的傲骨,使其更具生命力。次句“绝似溪桥立马看”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形象,仿佛诗人在溪桥边纵马观看墨梅,让读者更加沉浸其中。三、四句中,诗人担心春风会泄露墨梅的消息,暗示了墨梅的高洁品质和独立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墨梅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墨梅》是宋代诗人林季仲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墨梅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情操和抱负。 在南宋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林季仲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从小就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但他勤奋好学,立志为国家做贡献。 在南渡之后,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导致国家日益衰败。林季仲看到了这一点,他忧国忧民,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为国家所用。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多次受到排挤。 尽管如此,林季仲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以墨梅自喻,表达了即使环境恶劣,也要坚守节操的决心。他的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总的来说,《墨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林季仲以墨梅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情操,展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操守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