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罢官金华手植秋香而去通判赋诗勉强次韵

标题包含
罢官金华手植秋香而去通判赋诗勉强次韵
孤根忆向雪中移,早被春风次第知。 夺汝岩栖近城郭,多应相怨不相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向雪中的独立根株移动,春风早已逐渐知晓。靠近城市与乡村的岩石栖息地或许将被剥夺,但它们应该更多的是相互怨恨而不是彼此思念。
去完善
释义
《罢官金华手植秋香而去通判赋诗勉强次韵》林季仲 孤根忆向雪中移,早被春风次第知。 夺汝岩栖近城郭,多应相怨不相思。 【注释】 1. 罢官:指解除官职。 2. 金华:地名,位于今浙江省金华市,是林季仲罢官时的所在地。 3. 手植:亲手种植。 4. 秋香:指秋季开花的植物,这里可能是指菊花。 5. 而去:离去,离开。 6. 通判:地方官员的副职,负责协助知府处理政务。 7. 勉强行次韵:勉强跟着原诗的韵律写诗歌。 8. 孤根:单独的根茎。 9. 雪:指冬季的白雪。 10. 移:移植,迁移。 11. 春风:春天的风。 12. 次第:依次,逐一。 13. 知:知道,了解。 14. 夺汝岩栖:抢夺你的岩石栖息地。 15. 近城郭:靠近城市和农村的区域。 16. 多应:推测,大约。 17. 相怨:相互抱怨。 18. 不相思:不相思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罢官金华手植秋香而去通判赋诗勉强次序》是南宋诗人林季仲所作。诗人以秋香比喻自己高尚的品格和情操,通过对秋天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罢官后心情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孤根忆向雪中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政生涯的开始,就像一棵孤独的树在寒冷的雪地里生长。这里,诗人用“孤根”来象征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而“早被春风次第知”则意味着自己的才华和品德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赏识。 接下来的“夺汝岩栖近城郭,多应相怨不相思”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被迫离开官场、远离城市生活的感慨。这里的“夺汝岩栖”,指的是诗人被迫放弃在城市的生活,而“多应相怨不相思”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自己被迫离开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在官场上的起起伏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人也借秋香这一意象,展示了自己的高尚品质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罢官金华手植秋香而去通判赋诗勉强次韵》是南宋诗人林季仲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38年左右,即南宋理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在作者林季仲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多个职务,如京官、郡守等。然而,在他担任通判时,因为种种原因被罢官。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离开金华,前往别处寻求发展。临别之际,他在金华的手植秋香树旁创作了这首诗歌。 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描述秋香树的美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过去成就的自豪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