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娄夫人挽词

标题包含
娄夫人挽词
曾将句读授儿童,记得何侯待我隆。 肯辟高堂舍孙宝,定知贤室赞张忠。 兰陔未遂三山养,霜树俄惊一夜风。 汤沐追封他日事,哀荣应在泪痕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教导孩童阅读古诗文,未曾忘记何侯待我情深意重。 情愿在宽敞的殿堂收留孙宝(古代人名),足以证明你的贤淑是令人赞赏的张忠(古代人名)品质。 未能在兰花草地上实现三山的愿景,却也惊讶于一夜之间突然变得沉稳老练。 他日的汤沐官职和追封之事,那些充满哀愁与荣耀的日子,都将会被泪水所记录。
去完善
释义
1. 曾将句读授儿童:句读,古代汉语的停顿方式。这句话意思是娄夫人曾经教授儿童读书识字。 2. 记得何侯待我隆:何侯,即何曾,西晋名臣。待我隆,指对我礼遇优厚。这句是说娄夫人与何曾关系密切。 3. 肯辟高堂舍孙宝:肯,愿意;辟,建造;孙宝,西汉末年名士,曾任京兆尹,有德行。这句话意思是娄夫人肯于把自己的房屋让给贤者居住。 4. 定知贤室赞张忠:定知,必定知道;贤室,这里指娄夫人;赞张忠,赞扬忠诚的人。这句话表示娄夫人的品质一定也是赞美忠诚的人。 5. 兰陔未遂三山养:兰陔,兰花种植的地方;三山,指江苏省苏州市的三座著名的山峰——虎丘山、灵岩山、天平山。这句话是作者怀念娄夫人在世时未能陪她去游览三山的遗憾。 6. 霜树俄惊一夜风:霜树,指秋天的树木;俄惊,忽然感到惊讶。这句话表示秋天来临,一夜之间秋风起,树上的叶子变黄凋落。 7. 汤沐追封他日事:汤沐,指沐浴后的余水;追封,指对已故之人追加封号;他日事,以后的事情。这句话是作者的设想,表示将来会对娄夫人进行追封。 8. 哀荣应在泪痕中:哀荣,指哀悼死者的荣誉;泪痕,指泪水留下的痕迹。这句话表示哀悼娄夫人的活动会在泪水中进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通过描写诗人与逝者的深厚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者的怀念和悲痛之情。首先,诗人回忆了逝者生前的点点滴滴,如教授孩童、与诗人亲密互动等,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其次,诗人通过赞美逝者的品行和智慧,表达了对逝者的高度赞扬和敬重。接着,诗人用“兰陔未遂三山养,霜树俄惊一夜风”来暗示逝者突然离世的事实,表达了自己的震惊和无法接受的心情。最后,诗人用“汤沐追封他日事,哀荣应在泪痕中”表达对逝者身后之事的关切,以及自己对逝者的哀思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描绘,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逝去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娄夫人挽词》是南宋诗人林季仲所作的一首哀悼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70年左右。 在这一年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疆域狭小,北方大片土地被金国占领。然而,此时的南宋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百姓疾苦。在此背景下,诗人林季仲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林季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在担任官员期间,曾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呼吁改革弊端,但未能得到重视。后来,他辞官回乡,闭门著书,将自己的才学和理想寄托在诗歌创作中。 在创作《娄夫人挽词》时,林季仲已步入晚年,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经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以娄夫人的离世为契机,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生离死别的感慨。同时,他也借诗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