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卢守携酒过薛直老草堂次韵

标题包含
卢守携酒过薛直老草堂次韵
画戟森森转水湄,草堂颜色带恩私。 乱离海上多簪绂,槃礴风前卸马羁。 醉帽半敧花近眼,赓歌间发墨翻池。 诸公明日朝天去,且为南阳借杜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威武的画戟在水中摆动,草屋的颜色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 流离海上的朋友们身上带着许多世俗烦恼,随风翻飞的风让他们暂时忘记疲惫和忧虑。 戴着微醺的帽子靠近花儿,哼唱着诗歌,挥洒着墨汁在砚台上。 明天大家就要分别了,让我们向南阳的朋友们借用杜诗,共同铭记这段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画戟:古代官吏仪仗之一,呈双尖形,绘有纹饰。这里指代权贵。 2. 森森:形容众多密集的样子。 3. 水湄:水边。 4. 草堂:茅屋,泛指简陋的房屋。 5. 颜色:姿色;景物。 6. 恩私:恩情;恩惠。 7. 簪绂:封建时代官员的服饰,借指官员身份。 8. 槃礴:本指席地而坐,这里指闲适的情致。 9. 风前:风中。 10. 醉帽:醉意中的帽子,比喻不拘礼节。 11. 近眼:接近眼前的事物。 12. 赓歌:作诗相和。 13. 间发:不时发出。 14. 墨翻池:形容书法技艺高超。 15. 朝天:朝见天子。 16. 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市。 17. 杜诗: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愉悦时光。首句“画戟森森转水湄”以细节描绘出草堂周边的环境,令人感受到浓厚的自然气息。第二句“草堂颜色带恩私”则突出了草堂所承载的恩情和关爱,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乱离海上多簪绂,槃礴风前卸马羁”通过对比战乱时期和宁静时刻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紧接着的“醉帽半敧花近眼,赓歌间发墨翻池”则描述了诗人和友人在草堂聚会的欢乐场景,表现了他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两句“诸公明日朝天去,且为南阳借杜诗”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们即将分离的事实,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一幕美好的友情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卢守携酒过薛直老草堂次韵》是南宋诗人林季仲的作品。据记载,这首诗大约作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公元1241年-1252年)。这个时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边患频仍,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林季仲此诗创作期间,他正任临安府学教授一职。在此时期,他与友人卢守和薛直老过从甚密,常有诗酒唱和之作。卢守,即卢格,字岩麓,曾任鄂州通判,与林季仲有共同的文学爱好和政治抱负。薛直老,原名薛昂夫,后改名为薛嗣昌,字直老,与林季仲为同乡好友。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林季仲在诗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