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荆山寺

标题包含
过荆山寺
丛条曾欲截来辕,应讶行人数往还。 归老故园犹得在,满斟杯酒谢荆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年围篱拦不住马匹,行人来来往往令人惊讶。 待我告老还乡仍有安身之所,痛饮美酒感激荆山恩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林季仲:宋代诗人。 2. 荆山: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西南。这里指代诗人在荆州一带的寺庙游览。 3. 归老:年老回乡。 4. 故园:故乡,原指自己的家,这里指诗人年迈时的家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荆山寺时的感慨与心情。首句“丛条曾欲截来辕”表达了诗人对阻碍前行的树枝的描写,同时也暗示了路途中的艰难与挑战。次句“应讶行人数往还”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行者们的敬畏之情,他们在困难中不断前行,精神可嘉。接下来的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荆山寺的感激之情。诗人用“归老故园犹得在”来表达自己还能回到故乡安享晚年,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期待。而最后一句“满斟杯酒谢荆山”则是表达了对荆山寺的感激之情,诗人用斟满酒的杯子向荆山寺表达敬意,这是他对自然的感恩,也是对人生道路的深刻领悟。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荆山寺》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林季仲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南宋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林季仲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他在政治生涯上并不得意,屡次科举落第,这也使得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当时的背景下,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寺庙成为了人们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荆山寺便是其中的一座寺庙。诗人路过荆山寺时,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林季仲以荆山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庙宇的荒芜和人迹罕至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通过对古刹的描绘,他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