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侯公谨挽词

标题包含
侯公谨挽词
富贵功名等弁髦,何如声迹翳蓬蒿。 倦游正被微官缚,辞禄方知处士高。 华萼向来荣父行,芝兰重见秀儿曹。 寄言护国山头月,莫照山猿夜夜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富饶名利如同弃履,怎比声誉流传民间。 疲惫旅游被微职羁绊,辞去俸禄才知隐居高人境界。 繁华花萼曾为尊长添彩,芝兰再显后代佳子弟。 寄语守护国家的山巅明月,别照亮山猿黑夜嚎叫。
去完善
释义
1. 弁髦:古代的两种头巾,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2. 翳:遮盖。蓬蒿:指草屋或贫者所居。 3. 微官:小官职。 4. 辞禄:辞去俸禄,指归隐。处士:未仕的士人。 5. 华萼:花与萼,喻兄弟。荣父行:使父亲荣耀。 6. 芝兰:比喻优秀子弟。儿曹:孩子们。 7. 寄言:寄语,转告之词。护国山:南京钟山的别称。 8. 山猿:山中猿猴。夜夜号:指猿猴在夜晚哀鸣。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挽词中,诗人通过怀念故人侯公谨表达了对其一生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的赞美。诗人在开篇便指出富贵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与声名相比不值一提。接着以比喻描绘了侯公谨厌倦世俗纷扰,辞官归隐的高洁形象。诗人通过对华萼(花草)和芝兰(美好的事物)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侯公谨美好品质的影响力和世代相传。最后,诗人借护国山的月亮,呼吁不要照亮那些在夜间争斗不休的世人,表达了对那些热衷名利之人的否定和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侯公谨挽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林季仲的一首哀悼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具体年代难以确考,但大致在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之间。 在这个时期,林季仲正处在他政治生涯的巅峰期。他曾担任过参知政事、尚书右仆射等高级职务,是南宋朝廷的重要官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仕途上并未能一帆风顺,曾数次遭到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得他对世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与此同时,南宋晚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蒙古帝国崛起,对中原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南宋朝廷内外交困,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林季仲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关切。他的诗歌作品,如《侯公谨挽词》,正是这种忧虑和关切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