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酬黄季章

标题包含
次韵酬黄季章
长安公子意气豪,笑我憔悴居蓬蒿。 人生栖托一枝足,何用抟风九万高。 我今百事付流水,归卧北窗心独喜。 林表春禽自在啼,绝胜豢养金笼里。 谁能胸臆无尘垢,木雁未论才不才。 子陵事业亦何有,风月凄然一钓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安贵族潇洒又骄傲,笑话我在这简陋的地方生活。人生只需一个安稳的栖息处,何必一定要像鹏鸟那样展翅高飞呢?现在我一切都如流水般消逝,只有躲在窗口的内心暗自欢喜。窗外春意盎然,鸟儿自由自在地歌唱,远远胜过被囚在金笼里的那些。谁能没有一些内心的困扰和杂念,就像木桩与鸿雁一样无所谓才华与否。当年严光先生不也是过着平凡的生活吗?孤独地在江边垂钓,只留下风月和凄凉的记忆。
去完善
释义
1. 长安:古时的都城,这里借指繁华的地方。 2. 公子: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指黄季章。 3. 蓬蒿:泛指草莽之间,喻指隐居之处。 4. 抟风:指乘风飞翔。九万高: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展翅飞翔的高度,此处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 5. 北窗:即北向的窗户,这里引申为家居环境。 6. 林表:树林之外,指郊外。 7. 春禽:春天的鸟,这里指自由欢快的鸟。 8. 金笼:金属制作的鸟笼,这里指拘束自由的囚笼。 9. 木雁:《庄子·山木》中的人物,此处以木雁来阐述人生哲理,不分才能高低。 10. 子陵: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此处用其故事寓指功业皆为虚妄,唯有一心赏月垂钓才是真实的人生享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先,诗中描绘了长安公子那种意气风发的形象,与此相对照的是诗人自己生活在蓬蒿中的憔悴模样。在这里,诗人以一种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物质生活上的贫瘠和内心的坚定。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只需有一枝可以依靠的地方就足够了,不必追求九万高的远大目标。这是对世俗追求的反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现状:他将所有的世事都看作是过眼烟云,心中唯一的喜悦便是回归自然的生活。他以林表春禽的自在啼声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觉得这比豢养在金笼里的鸟儿更自由、更高贵。这里,诗人再次强调了其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中还提到,胸怀坦荡的人不会被尘垢污染,无论有才还是无才,都像木雁一样顺其自然。诗人认为,像严子陵那样的高尚事业也只是如风吹过水面、月挂柳梢那样的自然现象,无需过分在意。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待名利的态度,即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尘世纷扰所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酬黄季章》,是由南宋诗人林季仲所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57年,即南宋理宗宝祐五年。此时,南宋正面临着蒙古帝国的大举入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段时间里,林季仲的人生际遇也是颇有些坎坷的。他早年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一些小官职,但由于时局的变化,他的职位也多次变动。在他的晚年时期,他还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生活颇为艰难。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蒙古帝国的威胁之下,国家局势紧张。此外,南宋国内的政治环境也十分复杂,权臣贾似道独揽大权,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季仲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关切,这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