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赵彦挽词

标题包含
赵彦挽词
铁面声名满九州,尔来孙子亦风流。 怡云自比陶弘景,下泽谁如马少游。 醉袖舞低千嶂月,钩纶翻动五湖秋。 可怜旧日飞觞处,波影空摇百尺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铁面声名遍布全国,孙辈们也有着自己的风骚。 把自己比作陶弘景的怡云,下泽的马少游又是谁呢? 醉舞中衣袖低垂映照着千重山峦和明月,钓线搅动着五湖的秋色。 可惜往日饮酒的地方,只有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着百尺高楼。
去完善
释义
1. 铁面:指形容人刚正不阿,这里是对赵彦的赞誉。 2. 九州:中国的别称。 3. 尔来:从古到今。 4. 怡云:指陶渊明,这里把赵彦比作陶渊明的闲情逸致。 5.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医药家。 6. 下泽:原意是道路低下的地方,这里比喻平凡普通的生活。 7. 马少游:汉代学者。 8. 醉袖:借指赵彦的豪放作风。 9. 千嶂:层峦叠嶂的山峰。 10. 钩纶:喻指赵彦的文章才华。 11. 五湖:太湖及其附近的四个湖泊。 12. 波影:水波的倒影。 13. 百尺楼:泛指高楼大厦。
去完善
赏析
《赵彦挽词》这首诗歌是对赵彦的悼念之作,其中融入了诗人对赵彦及其子孙的赞誉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回忆。诗人通过铁面声名满九州和尔来孙子亦风流来形容赵彦家族显赫的地位和高尚的品质。接下来,诗人以怡云自比陶弘景,下泽谁如马少游的对比手法表现了赵彦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醉袖舞低千嶂月与钩纶翻动五湖秋则描绘了赵彦的豪放性格和高雅情趣。最后,诗人通过描写波影空摇百尺楼的景象,表达了世事如梦、繁华落尽的感慨以及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歌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人生哲理,是古代悼亡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彦挽词》是宋代诗人林季仲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晚期至13世纪初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下来,但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国内的政治斗争也日益激烈。 林季仲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民间疾苦和国家的危难。在他的生活中,他曾多次担任地方官职,关心民生,治理有方。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性格和直言不讳的作风,他在官场上屡遭排挤和打击。在这首诗中,他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好友赵彦不幸早逝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