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曾谹甫韵寄贺子忱

标题包含
次曾谹甫韵寄贺子忱
狂客当年隐四明,至今孙子爱林坰。 挂冠无愠亦无喜,抱膝自歌还自听。 时弄清琴怀贺若,何妨后乘载樵青。 结邻能践前言否,春色方深绝境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位豪放的隐士在四明山居住,直到今天他的后代依然钟爱林间的宁静。 他辞官之时没有喜悦也没有忧伤,只是坐在地上独自歌唱,自己聆听自己的歌声。 闲时常弹奏着清冷的琴曲怀念老朋友,也可以顺便载着年轻的砍柴人一同游历。 他们能不能实践曾经的诺言,结成邻居呢?如今正值春色浓烈之时,正好去那美丽而静谧的亭子看看。
去完善
释义
1. 狂客:指诗人自己,此处以狂客自称表达疏狂放浪的志趣。 2. 四明:四明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境内,以秀丽风光著称。 3. 孙子:孙辈后代。 4. 爱:喜爱。 5. 林坰:树林深处,这里形容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 6. 挂冠:辞官隐居的意思,典出自《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被贬为庶民后,常挂在树枝上帽子。 7. 无愠:没有忧愁、怨忿。 8. 抱膝: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诗句,描绘了作者坐在床上咏诗弹琴的情景。此处抱膝意同。 9. 清琴:古琴的一种。 10. 贺若:此指唐代政治家贺知章,号四明狂客,曾任秘书监。 11. 后乘:后车。 12. 樵青:打柴的人。 13. 结邻:结庐而居,指建立邻里关系。 14. 前言:指之前提到的想法或约定。 15. 绝境亭:绝妙的风景地,寄托着林季仲与友人共享胜景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曾谹甫韵寄贺子忱》诗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狂客”指代贺子忱,即贺知章,表达了他对贺知章当年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敬意。诗人描述了贺子忱的后人子孙依然热爱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使他们在挂冠之时没有愤怒也没有喜悦,只是抱膝独坐,自歌自听,享受内心的宁静。 诗人进一步指出,虽然贺子忱已离世多年,但他的清音仍在世间流传,令人们怀念不已。同时,诗人借用樵青这个典故,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最后,诗人提出想要实现之前提出的结邻之约,共享那春色深处的绝境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次曾谹甫韵寄贺子忱》是南宋文人林季仲所创作的。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贺子忱的怀念之情和祝愿之意。林季仲在诗中以清幽的景色寄托自己的思念,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时代,国家时局动荡不安。而作者林季仲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文人。作为南宋末年的文人,他曾任户部侍郎、湖南安抚使等职,但最后因战乱等原因失去了官职,流亡到江西。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诗作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作者林季仲身处江西,与友人贺子忱相隔遥远。当时战乱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南宋王朝,民众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林季仲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他以诗意化的方式传递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