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赵守登楼赏红梅
大洁时争嫉,独醒人更疑。
漫随春色媚,不改岁寒姿。
霞带寿阳脸,酒融姑射肌。
凭谁慰孤寂,新有倚楼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众人纷纷争论嫉妒的时候,唯有清醒的人才会心生疑虑。在这繁华的世界里,任凭春天的美好迷人眼,但我依旧保持着那坚定的品质,如同寒冬里的松柏一样。我就像那美丽的仙女,在霞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动人;又像那美酒佳酿,让人陶醉其中。谁能抚慰我这孤独的心呢?刚巧,这风景如画的楼上,又传来了一首新的诗歌。
去完善
释义
1. 大洁:比喻高洁的品质或行为。
2. 独醒:清醒,不随波逐流。
3. 春色:春天的景色,多指繁荣的景象。
4. 岁寒:寒冷的冬天,比喻艰苦的环境。
5. 寿阳:寿阳县,位于中国山西省。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梅花盛开的美景。
6. 姑射:传说中的一座仙山,这里用来赞美梅花的美丽。
7. 倚楼诗:表达孤独寂寞情感的诗歌。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大洁时争嫉,独醒人更疑”描绘了梅花洁净高洁的品性,人们往往因其过于独特而心生嫉妒与疑惑。
颔联“漫随春色媚,不改岁寒姿”则写梅花的坚定品质,即使在春色的诱惑下,依然保持傲骨霜雪的姿态。
颈联“霞带寿阳脸,酒融姑射肌”以浪漫的笔调描绘了梅花色彩斑斓、美艳如霞,其花瓣就像饮过美酒后的脸庞,陶醉动人。
尾联“凭谁慰孤寂,新有倚楼诗”表示即使无人欣赏梅花的孤独和寂寞,诗人也会以诗篇传颂梅花的美好。
整首诗赞美了梅花的坚韧品质和美丽姿态,流露出诗人的孤寂之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陪赵守登楼赏红梅》是南宋诗人林季仲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红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喜悦心情。创作背景如下:
1.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从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应该是林季仲晚年时期的作品。
2. 人生际遇:林季仲(1169-1249),字元雅,号学轩,南宋瑞安人。他曾在南宋官场任职,后因直言敢谏而遭到贬谪。晚年时期,林季仲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在闲暇之余,他与友人共赏红梅,写下了这首诗篇。
3.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坚韧不屈的品质和高尚的风骨。因此,赏梅成为了文人墨客的一种雅趣。在此背景下,林季仲与友人一起欣赏红梅,以诗抒怀,表达了他们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