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承宣韵题刘知言郊居
荷锄归伴陇头云,懒傍侯门更整巾。
卜筑君能如沈约,题诗吾亦效王筠。
湖光皛皛千山合,竹色娟娟一径新。
酒后笑歌应耳热,西园惊破海棠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挥动锄头伴随着田间云朵归来,懒得去公爵府邸重新整理衣冠。
您营造田园生活就像沈约那样,而我则效仿王筠写诗。
湖水明亮,千山环绕;竹林优美,小径新鲜。
饮过酒后欢笑唱歌,应当热血沸腾,在西园的惊呼声中打破春天的宁静。
去完善
释义
1.荷锄:扛起锄头,表示耕种。
2.归伴:指一起劳作的人。
3.陇头云:田垄上方的云彩。
4.懒傍:不愿靠近。
5.侯门:封建社会中贵族、官僚的门第,这里指达官贵人的家门。
6.整巾:整理头巾,表示礼貌或尊重。
7.卜筑:选择地方建筑房屋。
8.沈约:南朝诗人,曾在南湖边修建别墅,这里以沈约比喻刘知言。
9.王筠:南朝诗人,与沈约友善,常相互唱和,这里以王筠自喻。
10.皛皛:形容湖光明亮。
11.竹色:竹子的新绿。
12.娟娟:美好貌。
13.一径新:一条小路上春意盎然。
14.酒后笑歌:饮酒后的谈笑风生。
15.耳热:指酒意微醺的感觉。
16.西园:泛指园林。
17.海棠春:指春天盛开的海棠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刘知言共处的田园生活。首联写诗人带着锄头伴着云朵回家,表现出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心境;颔联则暗示了刘知言的隐逸之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效仿王筠以诗词为伴的生活态度;颈联通过描绘湖泊和竹林的美景,展现了乡野的美好景色;尾联则以饮酒唱歌为乐,表现了诗人与朋友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光。整首诗富有诗意,传达了一种恬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理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高承宣韵题刘知言郊居》是宋代诗人林季仲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初,即北宋末年。
在这个时期,林季仲正处在一个矛盾重重的社会环境之中。一方面,他看到了国家的衰落和社会的腐败;另一方面,他又渴望在文学创作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当时,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部有金兵入侵的压力,内部则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纷纷远离城市,投身于山水田园,寻求心灵的慰藉。林季仲也不例外,他在《次高承宣韵题刘知言郊居》一诗中,通过对刘知言郊居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