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仲挽词
莫叹交情大署门,交情如子复何云。
友恭便是能为学,朴讷由来自少文。
曾解绨袍怜范叔,当留宝剑报徐君。
雪梅时节尤相忆,长话平生到夜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不要感伤我们的交情已经生疏,毕竟友情如同子女一般难以割舍。真挚的朋友间能互相学习进步,直率、不善言谈的人自有其朴实和真诚的优点。我们曾经共同度过困境,那份温暖仍留在心间;未来,我们也需要铭记友谊的承诺,去践行。在严寒的季节里,那些美好的回忆更显珍贵,让我们倾心交谈直至深夜。
去完善
释义
1. 大署门:即"大展鸿图"的意思,这里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2. 友恭:意为尊敬师长、团结友爱。
3. 朴讷:指质朴而无文采的人。
4. 绨袍:粗丝绢制成的袍子,古代表示友谊的礼物。
5. 范叔:东汉末年的人物,与"雪夜访戴"这个典故有关,后来常用来形容孤独寒士的形象。
6. 徐君:东周时期的一位官员,传说他让剑于一位陌生人,成为信守诺言的典范。
7. 雪梅:冬天的景象,也是悼念逝者的意象。
8. 夜分:夜晚的时候,此时人们常常难以入眠,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陈升仲挽词》是宋代诗人林季仲为悼念好友陈升仲而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陈升仲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陈升仲品德和才学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莫叹交情大署门,交情如子复何云”,作者用“大署门”这一意象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友谊,意味着这份感情如同门上的大字一样,清晰可见,无需多言。同时,将友谊比作父子关系,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颔联“友恭便是能为学,朴讷由来自少文”,描述了陈升仲的品质特征。他待人接物都表现出一种谦虚、恭敬的态度,这使得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虽然他的言辞朴实无华,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诗文方面的造诣。
颈联“曾解绨袍怜范叔,当留宝剑报徐君”,以古人之事为例,表现了诗人与陈升仲之间深厚的友谊。范叔在寒冬中穿着破旧的衣服,仍能得到别人的怜悯;徐君去世之后,他的朋友用宝剑来纪念他。这里比喻即使面临困境,他们的友谊也不会改变。
尾联“雪梅时节尤相忆,长话平生到夜分”,描绘了诗人与陈升仲在一起的时光。在冬天雪花飞舞,梅花盛开的季节,他们会相互思念,一起谈论过去的点点滴滴,直到深夜时分。这表达了他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陈升仲品质、才学以及二人深厚友谊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深深怀念。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悼亡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陈升仲挽词》是南宋诗人林季仲创作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南宋中叶,国家内外交困,战乱不断。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林季仲正处于人生低谷时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不顺。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他与陈升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面对金国的侵略,南宋军民奋起抵抗,但战争带来的百姓流离失所,民生疾苦让诗人痛心不已。在这首诗中,林季仲通过怀念陈升仲,表达了他对友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