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将设宴诸荐士
化蜀文翁竟好文,坐令风物一番新。
争飞方朔三千牍,何止平原十九人。
棫朴伫观周室富,茅芹先傍鲁宫春。
使君劝驾无多语,莫学公孙只为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位来自四川的文人,果然才华横溢,让原本的风土人情焕然一新。他的才情使得文章犹如刘向那般脱颖而出,远比平原上的十九位才子更优秀。他的文采如同周朝的繁荣景象,而他的才华又如同春秋时期鲁国宫殿旁的茅草,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地方长官的你,不必多说鼓励的话,只要让他明白不要像公孙弘那样只为了自身利益而去做官就好。
去完善
释义
1. 化蜀文翁:指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他在任内提倡教育,选拔贤能之士,使当地风俗得到教化。
2. 风物一番新:形容在文翁的教化下,当地的文化氛围焕然一新。
3. 争飞方朔三千牍:形容众士争相向文翁献言献策,如同东方朔献给汉武帝的三千策书。
4. 平原十九人: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门下有十九个贤能之士。这里用来赞美州将身边有很多贤能之士。
5. 棫朴伫观周室富:比喻州将在地方上推行教化,如同周代的贤臣王毓治理国家那样富有成效。
6. 茅芹先傍鲁宫春:形容贤能之士就像春天的茅芹,生长在鲁国宫殿旁边,受到国家的重视。
7. 使君劝驾无多语:州将对贤能之士的勉励之言不多,但却充满了诚意。
8. 莫学公孙只为身:不要像公孙弘那样只为自己谋利,要为国家和人民着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州将设宴诸荐士”,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培养、国家繁荣的期许和责任感。诗人以文翁、东方朔等历史人物为榜样,勉励地方官员关注教育、选拔人才。他以周室、鲁宫的历史为例,暗示国家需要更多的贤才辅佐。最后,诗人告诫地方官员不要只考虑个人利益,而应肩负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整首诗情感深厚,寓意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州将设宴诸荐士》是南宋诗人林季仲所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铁骑的入侵使得国家动荡不安。
在个人生活方面,林季仲此时正经历着科举不第的痛苦。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获得功名。这使得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低,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仍然坚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末年是一个充满战乱和苦难的时期。蒙古军队的侵略使得国家疆土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环境下,文人雅士们纷纷投身于抗敌救国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挽救国家的危亡。然而,现实往往残酷无情,他们的努力并未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林季仲创作了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州将设宴招待贤能之士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他也借以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为国为民献身的壮志豪情。虽然现实残酷,但他仍坚定地相信,只要有一息尚存,就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拼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