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薛献可新居次高仲贻韵
高居占得野塘横,竹迳桃蹊取次成。
宿霭半兼朱户湿,好山长傍晚窗明。
风吹酒面春情渺,月落诗肠夜味清。
今日主人归定否,试听枝上子规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矗立在野外池塘的高处,竹林小径和桃树小径渐渐形成。
薄雾混合着朱红色门扉的湿润气息,美好的山景在傍晚时透过窗户显得格外明亮。
春风吹过,酒水在杯中晃动,春天的感情变得微妙;月亮落下,诗歌在夜晚韵味悠长。
今天的主人是否已经归来?不妨听听树枝上的杜鹃鸟叫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这里是写诗的题目的意思,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形式。
2. 薛献可:人名,即诗中所写的“今日主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3. 新居:指薛献可的新房子。
4. 高仲贻韵:可能是诗人与高仲贻之间的唱和之作。这里“韵”指的是诗歌的韵律和对仗。
5. 野塘横:描绘的是野外池塘的景象,其中“横”可以理解为横向延伸,形象地展现了池塘的宽阔。
6. 竹迳桃蹊:竹径和桃蹊,分别是竹林中的小路和桃花下的路径,这里用它们来形容新居周边的自然风光。
7. 取次成:意为随意形成,表现出了新居周边的景物布局和谐自然。
8. 宿霭:指夜晚的雾气,这雾气在清晨时分还沾在红色的大门上。
9. 好山:美丽的山景。
10. 晚窗明:傍晚时窗户明亮。
11. 风吹酒面:形容微风吹过,仿佛把酒吹散在空中。
12. 月落诗肠:表达了诗人在月色中构思诗句的情景。
13. 夜味清:意指夜晚的空气清新。
14. 今日主人归定否:今天的房主人是否已经回来。
15. 试听:试着听听看。
16. 枝上子规声:子规鸟在树枝上的叫声,这里的“枝上子规声”暗含了思乡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田园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首句“高居占得野塘横”表明了诗人对新居周围环境的赞赏,在野外拥有一处房子是很多人的理想生活状态,这里突出了诗人对新居的满意度。紧接着的“竹迳桃蹊取次成”一句通过竹林和桃树的生长,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富饶。第三句“宿霭半兼朱户湿”则描绘出清晨湿润的环境,显示出空间的生动氛围。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自然之美的心情:“好山长傍晚窗明”意味着山景、日落以及明亮的窗户都为诗人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第五句的“风吹酒面春情渺”描述了风吹动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以此表达了春天的喜悦之情。尾联的“月落诗肠夜味清”则以明月落下、夜空清澈的场景收尾,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夜晚仍然保持敏锐的感受力和创作的激情。最后两句“今日主人归定否,试听枝上子规鸣”则在询问主人是否已经归来,诗人想要听取枝头上的杜鹃叫声,以此暗示他期待与友人共享这美好的生活空间。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传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薛献可新居次高仲贻韵》是南宋诗人林季仲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9年前后,即南宋孝宗时期。
在南宋初年,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有金兵侵扰,社会动荡不安。在此背景下,许多士人选择隐逸生活,以期在纷扰的世间寻找心灵的慰藉。而林季仲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辞官归田,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并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好友薛献可的新居中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居环境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传达了诗人隐逸生活的理想。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世事的达观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