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一

标题包含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一
秋声不关人,倦客偏入耳。 萧萧舞黄叶,策策振疏苇。 明知壮则老,摇落固其理。 如何石心人,慨叹中夜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天声音并非专门针对人类,疲倦的旅客却分外容易听到它。风声摇动枯黄的树叶,鞭策稀疏的苇草颤动。明明知道岁月催人老,凋落本来就是自然规律。可为何石心般坚定的人,仍然在深夜为此感叹不已。
去完善
释义
1. 秋声:秋天的声音或景象。 2. 关人:涉及人或使人感伤。这里指秋风的声音并未能引起作者的哀愁。 3. 倦客:离家的游子或者客居在外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4. 偏入耳:偏偏能进入我的耳朵。 5. 萧萧:拟声词,形容风声或落叶声。 6. 舞黄叶:被风吹起的黄叶。 7. 策策:象声词,形容风声。 8. 振疏苇:振动的稀疏的芦苇。 9. 壮则老:古诗文中常表达壮志未酬而年华已老的感慨。这里表达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规律。 10. 摇落:凋谢,衰落。 11. 固其理:这是自然的道理。 12. 石心人:像石头一样坚硬无情的人,这里指对自然变化无动于衷的人。 13. 中夜起:半夜起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以“秋声”为主题,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并借用了“倦客”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风声、落叶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态度,表达出他虽然知道生命有衰老、凋零的自然规律,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慨之情。最后,在尾联中,诗人以“石心人”自喻,表明自己虽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挫折,但仍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被世俗所动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一首抒情诗。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50年前后。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展示才艺为主的诗歌写作风气盛行,这也为程俱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这个特殊时期,程俱正值中年,他的官场生涯并不如意,长期担任地方官职,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创作出大量具有深刻哲理和个人色彩的诗歌作品。 在南宋时期,国家内外矛盾尖锐,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这使得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另一方面,由于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们在政治上具有较高的参与度,这使得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度也相应增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程俱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讽喻诗和社会讽刺诗,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这首诗中,程俱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还通过诗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之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