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八

标题包含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八
壶中小嵁岩,色作峨眉绿。 爽气压西山,哀音叩寒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小嵁":小(形)+嵁(名),指小的山岩。 2. "峨眉":指四川省的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这里用来形容山岩的颜色。 3. "爽气":清爽宜人的空气。 4. "西山":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北京的一处著名风景区。这里用来形容空气清新。 5. "哀音":悲哀的声音或音乐。 6. "寒玉":冷如玉的石块,这里是形容石头的寒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山居中体验到的自然美景和心灵感受。“壶中小嵁岩,色作峨眉绿”描绘了在深山之中、绿树环绕的景色。以“峨眉绿”来形容山中的绿意盎然,既突出了颜色的美丽,也传达了山景的深远、幽静。 “爽气压西山,哀音叩寒玉”则表达了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作者内心的感慨与哀愁。“压西山”暗示了凉意袭来,而“哀音叩寒玉”则是形容这种哀愁如同玉一样冰凉又珍贵。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环境的变化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情绪,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八》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 在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这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热衷于诗歌创作,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品味生活。诗人程俱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失利,后进入官场,担任地方官职。然而,他在任期内廉洁奉公,却因种种原因遭受贬谪。 在这种情况下,程俱选择了隐退山居,过上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以杜牧的诗句为灵感,描绘了自己在山居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对晚花红艳、高树绿阴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程俱在北宋时期的生活经历、人格品质和审美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