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慈溪金沙冈歌

标题包含
慈溪金沙冈歌
冈涌金沙来几里,贴天衮衮白云里。 雄峰健陇四奔驰,每每囘顾慈溪水。 慈溪慈溪孝名美,即天之经地之义。 子思不知万物我发育,推与圣人自固蔽。 己自固蔽祸犹小,固蔽后学祸甚大。 孔子没近二千年,未有一人措其愆,汩汩昏昏到今日。 所幸慈溪却不然,灼见子思孟子病同源。 不得已指其蔽,写出世所不传。 大道荡荡而平平,圣训至明至坦夷,一无荆棘相维缠。 学子首肯斑斑焉,静明庄敬非强参。 学者多觉近二百,事体大胜于已前。 学徒转相启告又未已,大道行乎讵非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简(1090年-1143年),字敬仲,号慈湖,浙江慈溪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杨简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于北宋末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几里的金沙江畔,滚滚涌来的白云犹如贴近天际。 四匹骏马奔跑在雄壮的山脉之间,它们时常回望那慈溪之水。 慈溪,那个以孝道著称的地方,宛如自然的经纬般美好。 子思并不知道万物的生长皆源于天地,反而归功于圣人的智慧。 然而,把问题归咎于圣人的自我蒙蔽或许带来的祸患尚小,误导后来者则是更大的灾难。 自从孔子离世已有近两千年,但至今仍无人能发现这个错误,直至今天依然深陷迷茫。 值得庆幸的是,慈溪并不是这样。它敏锐地发现了子思和孟子的弊端其实是同源的。 因此,有人不得不指出这个问题,揭示世人尚未了解的真相。 道之至大至广,无不平坦通达,圣人的教诲明确且朴实无华,没有丝毫的荆棘与困扰。 学子们不禁点头称是,内心宁静明亮、端庄敬畏并非勉强为之。 许多学者认为近两百年的学术成就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确实如此。 学生们互相启迪、交流分享,这一切都是道的力量。
去完善
释义
1. 慈溪:现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2. 金沙冈: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境内。 3. 子思:孔子的曾孙,以儒学造诣高深著称。 4.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5. 己自固蔽祸犹小,固蔽后学祸甚大:认为坚持自己的看法,即便错误,危害相对较小;但如果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造成别人的困扰和困惑,后果将更加严重。
去完善
赏析
《慈溪金沙冈歌》这首诗描绘了慈溪金沙冈的美景,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对儒家经典和哲学的思考。首先,诗中描述了金沙冈的壮丽景色,如“冈涌金沙来几里,贴天衮衮白云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诗人在赞美慈溪美景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儒家思想的质疑,如“慈溪慈溪孝名美,即天之经地之义”,认为孝道并非绝对的道德准则,而是应该顺应天地之道。 此外,诗人还批评了子思和孟子的思想,认为他们的观点过于保守,甚至误导了后世的学者。例如,“己自固蔽祸犹小,固蔽后学祸甚大”,强调了固步自封的危害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孔子的敬意,认为孔子虽然离世近两千年,但他的教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如“孔子没近二千年,未有一人措其愆,汩汩昏昏到今日”。 最后,诗人赞扬了慈溪的观点,认为她能够看清子思和孟子的错误,并勇敢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同时,诗人也对那些领悟到大道的学生表示赞赏,认为他们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儒家哲学的深度探讨,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慈溪金沙冈歌》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杨简的一首词。此诗作于南宋孝宗年间(公元1163-1189年),正值国家逐渐安定,经济开始复苏的时期。 在孝宗时期,南宋政权内部斗争较为激烈,杨简在此时出仕,曾任秘书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等职。尽管官职不高,但他始终关注国家治理,忧国忧民。在他任职期间,曾多次参与救灾工作,积极为民请命。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百姓疾苦,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虽然偏安一隅,但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步恢复。金沙冈位于浙江慈溪一带,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河流众多,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诗人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美好景色的眷恋和对民生安乐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