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用杜工部江村韵
早岁纵横论九流,中年往往爱清幽。
细观梦境皆争鹿,静遣机心欲狎鸥。
池上贪闲临晋帖,灯前抱病看吴钩。
山林钟鼎从天赋,言志俱惭点与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年热衷于探讨各种学说流派,
中年时常常喜欢清静和雅致的氛围。
仔细审视梦境中都在争抢鹿群,
内心平静之时却渴望亲近鸥鸟。
池塘边贪图闲暇去品味书法碑帖,
在灯下抱病还要欣赏兵器铜器。
山林和朝堂的生活皆是天赐的,
谈论志向都感到惭愧只有肤浅的追求。
去完善
释义
1. "早岁纵横论九流":早岁,年轻时;纵横,随意漫游;九流,古代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总称。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时的我,喜欢随意地探讨各种学术问题。
2. "中年往往爱清幽":中年,作者此时的年纪;往往,常常;清幽,清静、幽静。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的我,更喜欢清静、幽静的环境。
3. "细观梦境皆争鹿":梦境,指人生的纷扰;争鹿,比喻争权夺利。这句话的意思是:仔细观察人生,会发现大家都在为名利而争夺。
4. "静遣机心欲狎鸥":静,安静的心态;机心,心机、谋算;狎鸥,指与鸥鸟亲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希望能够保持安静的心态,摆脱心机,过上与自然亲近的生活。
5. "池上贪闲临晋帖":池上,在池塘边;贪闲,贪图悠闲;晋帖,指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字帖。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池塘边享受着悠闲的时光,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6. "灯前抱病看吴钩":灯前,在灯下;抱病,生病;吴钩,古代吴国制造的宝剑。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生病时,我还在灯下欣赏着宝剑。
7. "山林钟鼎从天赋":山林,指隐居生活;钟鼎,指富贵人家;天赋,天生的、自然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隐居生活还是荣华富贵,都是天生的命运安排。
8. "言志俱惭点与求":言志,表达志向;俱惭,都感到惭愧;点与求,指指点追求。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表达自己志向的时候,都会因为过去的争名逐利而感到羞愧。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敖陶孙所作,属于元曲中的一种体裁,它以严谨的韵律和生动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变化。首句“早岁纵横论九流”,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早年生活,意指其年轻时的无所畏惧,不拘一格的精神风貌。紧接着的第二句“中年往往爱清幽”则描述了诗人中年之后的转变,转向了对清静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第三句 “细观梦境皆争鹿”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现实中人们追逐名利的现象的反思,充满了讽刺意味。第四句“静遣机心欲狎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超越世俗纷扰,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接下来的第五句“池上贪闲临晋帖”和第六句“灯前抱病看吴钩”是对诗人在病中生活的描绘,前者强调了他对书法的热爱,后者则表现了他对军事的兴趣,显示出他在生活中涉猎广泛的兴趣。最后两句“山林钟鼎从天赋,言志俱惭点与求”作为结语,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源于天赋,但同时也承认自己在实现这些理想的过程中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彰显出诗人的谦逊品质和深刻的自省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用杜工部江村韵》是南宋诗人敖陶孙于公元1195年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是在他患病期间,为表达对杜甫的敬仰和抒发个人情怀而作。
敖陶孙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边境战事频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作为一名有识之士,他时刻关注国家命运,希望以自己的才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反而因直言敢谏、不趋炎附势而受到排挤,一生奔波劳碌,屡遭挫折。
在这首诗中,敖陶孙以杜甫的诗作为楷模,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他通过对病中的描绘,传达了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他也借诗抒发了对杜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