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竹简诸公同赋
舍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浄清风来。
脱巾解带坐寒碧,置觞露饮始此回。
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
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
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
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青留姓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宿舍东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宛如绿色屏障一般。洗刷过的竹子显得格外清新,让人仿佛能感觉到清风拂面。解下头巾和腰带,坐在清凉的竹林里,端起酒杯开始这次愉快的郊游。眼前一幅天然画卷展开,远处的树林若隐若现,夕阳下的山峦犹如奔腾的马群。而诗人则在远方,他以船为家,过着潇洒的生活。这个百年的奇遇,现在成了谈笑的话题。但从未有过这种苍龙的鸣叫。悠闲中开怀大笑,价值连城。这位才子通过创作诗词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去完善
释义
1. 舍东:指作者居所东边。
2. 修竹:长竹,比喻正直的士人。
3. 栉:梳头发或篦去头发中污垢的用具,此处形容竹子密集。
4. 脱巾解带:摘下头巾解开衣带,表示放松、舒适的状态。
5. 寒碧:冷绿色,指竹叶的颜色。
6. 置觞露饮:放在露天之处畅饮美酒。
7. 平林远霭:平旷的原野和平远的雾气。
8. 开图画:展开如画的美景。
9. 西望:向西看去。
10. 群山如过马:群山像跑马般飞快掠过。
11. 诗翁:诗人自己。
12. 帆影外:指视野开阔的地方。
13. 结庐:筑屋居住。
14. 对潇洒:面对洒脱的环境。
15. 百年奇事:指历史上的奇闻趣事。
16. 无此苍龙声:没有如此激扬的文字声音。
17. 闲身:悠闲的生活。
18. 一笑直钱万:随意笑一次就价值万金,表示才华横溢。
19. 剜粉劖青:挖取白嫩的粉、削取青翠的竹,表达作者留下名声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竹林画卷,诗人通过写洗竹、饮酒、赏景等情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山水风光的赞美。开篇两句“舍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浄清风来”,点明了诗人的居所周围有密集的竹林,一天洗完竹子,清爽的微风就吹拂而来,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的诗句“脱巾解带坐寒碧,置觞露饮始此回”,描述了诗人脱去头巾和腰带,坐在寒冷的竹林中,开始露天的畅饮,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诗人继续用“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来形容眼中的风景,一片平整的树林和远处的云雾如同展开的一幅画卷,向西望去,群山连绵不绝,仿佛奔驰的骏马。接着,诗人写道“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意境在帆船的影子之外,他选择了孤独地居住在乡村,过着潇洒的生活。
最后两联“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青留姓名”,则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嘲笑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认为历史上的奇闻异事不过是谈笑间的传说,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出现苍龙的叫声。诗人以调侃的口吻表示,自己闲适的生活可以价值万贯,只要能在青史上留下名字就足够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洗竹简诸公同赋》是南宋诗人敖陶孙在1204年左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个时期,敖陶孙正身处南宋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之中。作为文人官僚,他面对国家和民族危机,无法袖手旁观,只能寄情于诗文创作。
在宋代,科举制度使得文人士大夫有机会步入政治殿堂,而竹简在古代则是书写的重要载体。当时文人把竹简视为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他们流传后世的名片。诗人在诗中以“洗竹简”为题,意味着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曾记否昔日的风流人物,如苏轼、辛弃疾等,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篇章。然而现在这些往日的竹简都已斑驳,寓意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和现实的无奈。尽管遭遇如此,诗人仍勉励自己要胸怀壮志,积极向上。
这首诗正是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哀愁以及对未来希望的表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