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赠邹孝忠
老邹草檄如吹律,能令阴谷回阳春。
手提赤心献天子,布衫麻鞋惊市人。
戈船上嘘五里雾,诏发内府捐金银。
进贤冠者不好武,归来结屋看涛云。
却回孤愤与江浪,气压千人万人将。
或时饮就夷门屠,亦有挝掺渔阳唱。
埋名袖手君得辞,行宫今在江之湄。
高帝游魂正思沛,太王有道聊居岐。
一杯属君当起舞,能令公喜令公怒。
捽摩青山鬭两虎,搜搅中流鹅鹳语。
平生未受哙等伍,图中襃鄂尔如许。
六十小劫胡运去,老上单于公手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邹擅长起草文书,如春风吹拂万物苏醒。
手持赤诚之心献给皇上,身穿布衣麻鞋引起世人惊叹。
战舰上驱散迷雾,响应朝廷号召捐献金银。
尽管位居显位,仍不好武,归隐山林观潮听涛。
却又慷慨激昂心怀孤愤,气吞万千豪杰。
有时到夷门屠沽饮酒,也会击节歌唱渔阳曲。
深藏功名,你可辞去官职,如今行宫已建在江边。
汉高祖在九泉之下仍在思念沛县,周太王也借道岐山。
敬你一杯酒,请随着歌声翩翩起舞,既能使人喜悦,也能让人愤怒。
捉拿江山两虎,搜寻中流砥柱的谚语传说。
一生不受樊哙等人轻视,图像里的褒鄂已经如此赞誉。
胡人运势渐退,老头亲自驱逐单于。
去完善
释义
1. 老邹草檄如吹律:此句中的“老邹”指的是诗人的朋友邹孝忠。“草檄”是撰写军事文书的意思,“吹律”比喻施行德政使万物欣欣向荣。这两句说邹孝忠擅长撰写军事文书,有本事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温暖。
2. 手提赤心献天子:此句表达了邹孝忠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3. 戈船上嘘五里雾:此句描述了战斗场景,雾气遮挡视线,士兵们在战船上冲锋陷阵。
4. 进贤冠者不好武:这句说明邹孝忠虽有文才,但在国家需要时也能投身武事。
5. 埋名袖手君得辞:这句诗表明诗人主张隐居避世的思想,因为邹孝忠有才干,所以可以免于世俗的纷扰。
6. 高帝游魂正思沛:此句中的“高帝”指汉高祖刘邦,他统一天下后思念故乡沛县。诗人以高帝喻指南宋皇帝。
7. 太王有道聊居岐:此句中的“太王”是指周太王古公亶父,他曾迁移到岐山居住。诗人以此故事隐喻南宋应该离开临安(今杭州)迁都。
8. 一杯属君当起舞:这句是说为邹孝忠敬酒,并劝他应高歌起舞。
9. 捽摩青山鬪两虎:这句写战斗场景,战士们就像山间的猛虎一般英勇斗争。
10. 图中裦鄂尔如许:这句说的是画图中的邹孝忠形象就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气宇轩昂。
去完善
赏析
《醉歌赠邹孝忠》是宋代诗人敖陶孙写给友人邹孝忠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邹孝忠豪放磊落、忧国忧民的侠义形象,表达出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全诗情感激越,气势磅礴,显示出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友人的诚挚友情。
首联“老邹草檄如吹律,能令阴谷回阳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邹孝忠写檄文时的慷慨激昂,仿佛能使天地为之动容。这里“吹律”是对其才华横溢的赞美,“阴谷回阳春”则表现了他的文字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颔联“手提赤心献天子,布衫麻鞋惊市人”,描述邹孝忠向皇帝忠诚献策,虽然穿着简朴但光彩照人,使街市众人皆感惊艳。这表现了邹孝忠赤诚之心和对国家的忠诚。
颈联“戈船上嘘五里雾,诏发内府捐金银”,体现邹孝忠为抗敌筹措军资,尽心尽力。这表现出他勇敢智慧的品质和对国家百姓的责任担当。
尾联“一生未受哙等伍,图中襃鄂尔如许”,感叹邹孝忠从未受过平庸之辈的侮辱,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里诗人高度赞扬了邹孝忠的高尚品质和不朽功勋。
总之,整首诗塑造了一个有智谋、有胆识、有才情、有理想的英雄形象,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危亡时刻的勇气和智慧,表达出他对友人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歌赠邹孝忠》是南宋诗人敖陶孙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外交困,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作者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未能在官场上有所建树,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在这段时间里,敖陶孙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邹孝忠,两人常常一起饮酒赋诗,抒发心中的感慨。《醉歌赠邹孝忠》正是这一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表达友情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诗中,敖陶孙通过对酒的赞美,表达了与朋友共享欢乐时光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