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坐

标题包含
夜坐
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 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 楼影三更淡,天星几夜摇。 眼中无长物,拄颊又明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雁没有消息传来,寒冷的蝉声显得孤独寂静。 头发渐渐变白,只有诗词能抚慰我内心的忧郁。 深夜里楼房的影子逐渐模糊,星辰在天空中闪耀了几夜。 眼睛里没有任何留恋的事物,支撑着脸颊,又是新的一天到来。
去完善
释义
1. 来雁:指秋天南飞的雁群。 2. 寒蝉:深秋时节的蝉,叫声凄厉。 3. 寂寥:形容孤独冷清。 4. 鬓毛随日化:鬓角毛发随着岁月渐渐花白。 5. 得诗消:用写诗来排遣心中的郁结。 6. 楼影三更淡:楼影在深夜中显得模糊不清。 7. 天星几夜摇:星空在寂静的夜晚闪烁。 8. 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9. 拄颊:以手支撑脸颊,表示闲暇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夜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敖陶孙在夜空中独坐的情景。开篇两句“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通过描述大雁和寒蝉的状态,传达出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感。接着“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诗人表达了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而诗歌成了他抒发情感的方式。 接下来的“楼影三更淡,天星几夜摇”,则进一步展示了夜晚的景象,诗人以楼影和三更的天星为背景,巧妙地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最后,“眼中无长物,拄颊又明朝”,则以乐观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整首诗将哲理与景物相融合,展现出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坐》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敖陶孙正身处南宋这个国势衰微、民生疾苦的时代。他一生宦途不顺,多次被贬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深感家国之痛,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 在这首诗中,敖陶孙以夜坐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夜晚景象。他通过对月光、风声、虫鸣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临窗数蟋蟀”这一细节,传达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