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郁氏子床屏
歌舞教成王谢宅,百年华屋几人居。
岂无藤葛垂阴地,女转缫车儿读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音乐和舞蹈教育传承在王家与谢家的宅子里,百年的华丽屋宇有几位居住者?
并非没有绿藤爬满阴凉地,女儿们正在用蚕茧制作丝线,儿子们则在读书。
去完善
释义
《题郁氏子床屏》是宋代诗人敖陶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注释:
1. 题郁氏子床屏:标题中“题”表示书写、题咏的意思;“郁氏子”指姓郁的人的儿子,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亲戚;“床屏”是指床头屏风。
2. 歌舞教成王谢宅:这句意思是这个住宅有着如同历史上王谢家族的豪华生活。其中,“歌舞”代指富贵的生活;“王谢宅”用来比喻豪贵之家,王谢指的是东晋时期的王氏和王导、谢安两大世家,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豪门大族。
3. 百年华屋几人居:这句是说这样的豪华住宅中住过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能长久地居住下来。其中,“百年华屋”形容豪华的房子;“几人居”表示很少有人能够长久居住在其中。
4. 岂无藤葛垂阴地:这句是反问语气,意即这宅子里并非没有可以遮阴的地方。其中,“岂无”表示反问;“藤葛垂阴地”意为有植物藤蔓的地方可以遮阴。
5. 女转缫车儿读书:这句描述的是女子在纺织的时候,儿子在一旁读书的场景。其中,“女转缫车”表示女子正在操作缫车这种古代纺织工具;“儿读书”表示孩子们在一边学习知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生活场景的诗。诗中提到了王谢宅,即魏晋时期的名门望族王家与谢家,暗示了郁氏子的家世背景。诗人以歌舞、华屋等元素表现出这个家庭的繁荣与繁华,但接着通过“百年华屋几人居”的疑问,揭示了这种表面的繁华并不能永恒,揭示了人生的无常。
在第二联中,诗人描绘了家中女性忙于缫丝的场景,而家中的孩童则在旁苦读。这里的“藤葛垂阴地”与前面的“歌舞教成王谢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家庭中既有繁华的享受,也有勤劳的工作。
这首诗通过对家庭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他以冷静的目光审视着生活中的繁华与朴实,提醒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珍惜平凡的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郁氏子床屏》是南宋诗人敖陶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167年前后,即南宋孝宗时期。在这一年代,我国历史正处于南宋与金朝对峙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士人文化蓬勃发展,儒家思想得到发扬,诗歌创作也日益繁荣。而敖陶孙作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人生际遇亦与时代紧密相连。
在诗人创作这首《题郁氏子床屏》时,正值他离开官场,隐居民间,投身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的生活。此段时间里,他广泛交游,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与作者有关的这个时代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南宋朝廷的世态人情以及儒家士人的精神风貌。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郁氏子床屏上的画景进行描绘,表达了对自己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境界的追求。通过这样的创作背景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