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舍七首 其三
今晨日色佳,负暄就前簷。
晴鸢盘空阔,始觉天宇严。
怡然一欠伸,双峦引遐瞻。
亭亭倒枯荷,似是浮图尖。
出家本不难,贝叶明牙签。
但恐远公社,无酒与陶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天早晨阳光正好,晒晒太阳靠在屋檐下。晴朗的天空中,风筝在空中盘旋,才觉得天空高远而广阔。悠然地伸展一下身体,抬头望去那远方层叠的山峦。水中倒映着干枯的荷叶,仿佛是佛塔的尖顶。
选择出家并不难,只需要用心读懂那些经书和经典。只是担心那些远方的僧人朋友们,有没有美酒供我与陶渊明共享呢?
去完善
释义
1. 日色:太阳的光辉。
2. 负暄:晒太阳取暖。
3. 晴鸢:晴天里的老鹰。
4. 盘空:盘旋在天空中。
5. 天宇:天际,天空。
6. 怡然:愉快、舒适的样子。
7.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8. 双峦:两座山峦。
9. 遐瞻:眺望远方。
10.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11. 倒枯荷:倒立的枯萎荷叶。
12. 浮图尖:佛塔的顶尖。
13. 贝叶:古印度僧人用贝叶记录经文。
14. 明牙签:装饰精美的牙签。这里指代经书。
15. 远公社:远方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16. 陶潜: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著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舍中的日常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清晨阳光、晴鸢翱翔、山峦叠嶂和枯荷倒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诗人通过提及贝叶佛经和陶潜饮酒之事,表达了出世的理想与现实的困境之间的矛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舍七首 其三》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敖陶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理宗在位时期(1225-1264年),即公元13世纪初。
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时期,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远离庙堂,投身文学创作,抒发胸中块垒。敖陶孙便是其中的一员。
敖陶孙一生宦途坎坷,他曾担任州郡长官,但因直言敢谏而屡遭排挤。在辗转流离的岁月里,他写下了许多描绘旅途风光、表达离愁别绪的诗篇。《旅舍七首 其三》正是他在一次旅途中,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感慨的代表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