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舍七首 其四
啮雪苏州年,嘿数天再闰。
当时贾长头,霜桐送孤韵。
今年贫更恶,交友云散尽。
收自缃楮林,博阅先后进。
纵横略千家,诣处合一印。
文章何当工,一死差可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苏州那年的冬天,我过得相当艰苦。当时的我才刚开始教语文,一切都很新鲜。我这人有些内向,所以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和学生交流。每当我看到学生们专注的眼神,我心里总是暖暖的。在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希望能够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然而,世事难料,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今年,由于经济上的困难,我的朋友们都离我而去。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放弃,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阅读各种书籍,希望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尽管现在的生活有些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去完善
释义
1. 啮雪:意为挨饿受冻。这里指在苏州度过艰苦的岁月。
2. 嘿:同“默”,沉默不语。
3. 天再闰:指两年。闰,闰年,即每四年中额外增加的一个月份。
4. 贾:商人的意思。这里指那些富有的商人。
5. 长头:指有钱有势的人。
6. 霜桐:指秋日的梧桐树。这里用来比喻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
7. 孤韵:孤单的韵味,这里指孤独的心情。
8. 贫更恶:生活贫困更加严重。
9. 云散尽:形容朋友都离自己而去。
10. 缃楮:指书籍。
11. 博阅:广泛阅读。
12. 先后进:指不同时期的人物。
13. 略:阅览。
14. 千家:泛指众多人物。
15. 诣:拜访。
16. 合一印:意思是把各家观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见解。
17. 当:应当。
18. 工:精巧,这里指文章的技巧。
19. 一死:意为自己宁愿死去。
20. 差可:勉强可以。
去完善
赏析
诗人敖陶孙在这首诗中以苏州的霜桐和交友为主题,描述了他在生活中的贫病交加、好友离散的经历。在诗中,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孤独的桐树,忍受着严霜的侵袭,却依然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表达了他愿意为文学事业献出一切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舍七首 其四》是南宋诗人敖陶孙所创作的一首表达羁旅愁绪的诗篇。该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时年敖陶孙在外出游历期间。
敖陶孙生活在南宋晚期,其时国家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这位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文人,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政见不合而被罢官。此后,敖陶孙开始四处游历,以诗文抒发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旅舍七首 其四》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在这首诗中,敖陶孙通过对旅舍环境的描绘,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所带来的无奈和孤独。他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旅途中所见到的景物,如“小窗灯火、孤枕梦魂”等,都流露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他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敖陶孙在这一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