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郑参政四十韵
吾闽天下选,人杰圣时蕃。
佐戴高前谍,承家裕后昆。
海六当剑立,洋屿焱鹏骞。
气色来回互,耆明有讨论。
蟠胸三万卷,落笔五千言。
地芥垂头拾,天瓢信手翻。
馀阴润桑梓,賸馥到兰荪。
白日骐驎坂,青春桃李园。
扬鬐方泽国,插羽已天阍。
伊昔昌能谏,于今弘独尊。
夙惊山有虎,已验鹿随幡。
带草书签丽,金华讲舌温。
履声仍独上,驿置愈争奔。
有客迷途甚,劳公倒屣烦。
请先陈失马,次第说投猿。
漳水头堪白,融峰泪几吞,
嵌崎辞故里,觚角见修门。
到递吴蚕宿,留交楚雁番。
忽通狂客刺,俄返独缧魂。
望禄蒲生节,随人柳折圈。
天高难发口,天高难发口,
地缩会移跟,一昨哄堂暇,
深知纳牖恩。印刓聊小靳,
緼束更能存。日者叨堂贴,
时哉会气元。敢言矜騕褭,
复自妒婵媛。末学应须授,
群经剩欲繙。恐因鱣发发,
复作兔爰爰。光范宽无燔。
天步曾留跼,皇心重改幡。
房奁非久秘,药笼会深掀。
豆栈能忘秣,樗材傥入抡。
略容偷廪稍,重议洗乾坤。
举邑多狺犬,深心寓祝(左犭右屯)。
老身难矍铄,疾眼久眵昏。
合浦珠无胫,丰城剑有痕。
事多惭蹇叔,议敢及臧孙。
馀日知安在,南村定北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福建之地,为国中精英荟萃之处,人才济济。世代繁衍,各有成就。山川河流犹如剑锋峭壁,岛屿如大鹏展翅。各地景象循环变化,贤达之士热烈探讨。满腹诗书,笔下千言。挥手之间,自然流露,就像俯拾皆是的小草,又像随手翻动的天书。恩泽家乡,德馨子孙。正值青春年华的桃李园,犹如阳光下的骐麟坂。勇士踏上征程,直指天门。自古以来,这里涌现出众多忠诚直言之人,时至今日,依然备受尊崇。
昔日的惊叹与验证仿佛近在眼前,书本华美如草书签,言辞感人如同温暖的话语。独行之路从未停歇,驿站之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拼搏。远道而来的客人迷途之际,热情相助暖人心扉。请允许我从头说起,讲述失马和投猿的故事。
漳州的水头依然明亮,融山的泪迹依稀可见。离开家乡,步入新境。东吴蚕乡的信件传递着,楚国雁群的呼唤此起彼伏。忽然间收到了狂客的诗帖,很快又返回了独子的魂魄。愿那饱读诗书的儒士荣升显贵,伴随岁月的车轮渐行渐远。
天高而任重,地小而责任大。在过去的争论中,深刻感受到了引导的恩情。小小的印鉴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满载的行囊诉说着努力与坚持。每日都得到教诲,随时都会遇见知己。不敢轻易妄自菲薄,更不能嫉妒别人的才华。
未经过磨砺的教育应该被传承,众经仍需反复研读。恐怕因为过多质疑而疏远了真相,于是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宽阔的光范包容了一切,迷茫的前路再次清晰。皇家的心意时常改变,用材之时亟待深入探究。平凡之人也能拥有机会,重新商议洗涤乾坤之计。
整个城市充满了愤怒的犬吠之声,心中却祝愿这座城市安定祥和。老迈的身躯不再强健,昏花的双眼早已疲倦。然而心底的信念犹如那颗流传千古的珍珠,宝剑留下的痕迹永不消逝。往事如烟,回忆还在心头徘徊。那未来的日子究竟如何,或许就在这个南村的北村。
去完善
释义
1. 吾闽:指福建地区;
2. 人杰:出类拔萃的人才;
3. 圣时:盛世时期;
4. 蕃:繁盛;
5. 佐戴:辅佐皇帝之意;
6. 高前谍:指明君汉高祖刘邦的前臣张良;
7. 承家:继承家族遗志;
8. 裕后昆:为子孙后代留下福祉;
9. 海六当剑立:以福建的海岛地形比喻国家的坚不可摧;
10. 洋屿:海上岛屿;
11. 焱鹏骞:大鹏鸟展翅翱翔的壮丽景象;
12. 气色:地理风貌与自然景观;
13. 来回互: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14. 耆明:年高德劭的人;
15. 讨论:互相交流探讨;
16. 蟠胸:满腹经纶;
17. 三万卷:形容学识渊博;
18. 落笔:下笔成文;
19. 五千言:描述写作才华横溢;
20. 地芥:地上生长的野菜;
21. 天瓢:天上的甘霖;
22. 润:滋养;
23. 馀阴:荫庇之恩;
24. 桑梓:家乡故土;
25. 剩馥:剩余的芬芳;
26. 兰荪:香草美玉;
27. 白日:比喻光明前景;
28. 骐驎坂:象征吉祥的地方;
29. 青春:美好的年华;
30. 桃李园:比喻培养人才之地;
31. 扬鬐:奔腾向前;
32. 泽国:水域地带;
33. 插羽:古代紧急文书;
34. 天阍:天宫之门;
35. 伊昔:从前;
36. 昌能谏:擅长劝谏之才;
37. 于今:如今;
38. 弘独尊:受到特别尊重;
39. 夙惊:早已有警觉;
40. 山有虎:危机四伏;
41. 鹿随幡:比喻百姓顺从;
42. 带草:行装;
43. 书签丽:书籍的装帧精美;
44. 金华:山名,代指朝廷;
45. 讲舌温:温和的表达意见;
46. 履声:脚步声;
47. 驿置:驿站;
48. 独上:独自前行;
49. 倒屣烦:客人到来时的热情接待;
50. 陈失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
51. 投猿:投奔贤能之士;
52. 漳水:河流名称;
53. 融峰:山峰名称;
54. 嵌崎:崎岖不平;
55. 辞故里:离开故乡;
56. 觚角:官员的职位;
57. 修门:官署之门;
58. 递:传递;
59. 吴蚕宿:化蝶的美好寓意;
60. 留交:留住好友;
61. 楚雁:大雁南飞;
62. 忽通狂客刺:突然收到陌生人的拜访邀请;
63. 俄返独缧魂:表达个人自由被限制的无奈;
64. 望禄:期望功名;
65. 蒲生节:以蒲草生长喻名利诱惑;
66. 随人柳折圈:模仿他人的言行;
67. 天高难发口:指出言论论的自由受限;
68. 地缩会移跟:指地位下降,失去影响力;
69. 一昨:昨日;
70. 哄堂暇:众人热闹之时;
71. 纳牖恩:表达感激之情;
72. 印刓:用刀刻字,指勤于政务;
73. 小靳:小小的收敛;
74. 緼束:用麻布包裹衣物,指简朴的生活;
75. 日者:算命先生;
76. 时哉会气元:抓住好的时机;
77. 敢言矜騕褭:自我评价过高;
78. 复自妒婵媛:嫉妒他人才能;
79. 末学:后学,指学问不精之人;
80. 剩欲繙:努力翻查典籍;
81. 鱣发:鲟鱼游动,比喻求知若渴;
82. 兔爰爰:兔子悠闲自得,比喻生活闲适;
83. 宽无燔:宽容的态度;
84. 天步曾留跼:国家形势暂时困境;
85. 皇心重改幡:皇帝重新坚定信念;
86. 房奁非久秘:珍贵的物品不会长时间深藏;
87. 药笼会深掀:发掘人才的途径;
88. 豆栈能忘秣:做实事的同时忘记享受;
89. 樗材傥入抡:自我提升,以期得到认可;
90. 略容偷廪稍:略微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91. 重议洗乾坤:提出新的改革方案;
92. 举邑多狺犬:比喻坏人得势;
93. 深心寓祝(左犭右屯):希望有人支持正义事业;
94. 老身难矍铄:年老体衰,力不从心;
95. 疾眼久眵昏:眼睛疾病导致视力模糊;
96. 合浦珠无胫:比喻有价值的物品难以流传;
97. 丰城剑有痕:宝剑锋芒毕露;
98. 事多惭蹇叔:对过去的决策感到愧疚;
99. 议敢及臧孙:不敢与贤达相比;
100. 馀日知安在:知道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101. 南村定北村:无论何处,都能安享晚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敖陶孙写给他尊敬的老师郑参政的赞美诗。诗人以他特有的豪放和大气来描绘老师的才学和品质。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对事物的独特理解。
诗歌首先赞美了福建地区的杰出人物,尤其是郑参政,他用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接着,诗人用“海六当剑立,洋屿焱鹏骞”等句子描绘了郑参政的风采,强调了他在学术和政治方面的卓越成就。此外,诗人还通过“白日骐驎坂,青春桃李园”等诗句表达了对郑参政教育成果的赞扬,表明他的教诲如同阳光照耀大地,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希望得到郑参政提携的愿望,以及自己愿意为国家尽忠的决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郑参政才能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具有纠正错误、拯救国家的力量。最后,诗人以“馀日知安在,南村定北村”结束,表示自己将不断努力,以期获得郑参政的认可和教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郑参政四十韵》是南宋诗人敖陶孙创作的一首长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敖陶孙正身处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当时,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个背景下,诗人敏锐地洞察到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深感忧虑。
敖陶孙本人也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直言敢谏而触怒权贵,遭到排挤和贬谪。这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感到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敖陶孙以婉转的诗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执政者们的期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句,唤起人们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共同为国家的前途担忧。
总的来说,《上郑参政四十韵》这首诗是在南宋动荡的历史背景下,由敖陶孙这位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诗人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危机时的忧虑和期盼,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