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代刘漕使寿相君

标题包含
代刘漕使寿相君
神仙窟宅会四明,气候中和开二月。 是间表表韦平家,奎阁明良拱天阙。 前周后鲁岌相望,孕昴降嵩天所设。 大慈平等现官身,思日赞襄尽臣节。 平生履狶真益下,余刃磔牛何虑缺。 道逢不平忽伟事,坐觉日月妖气豁。 未尝示袒勃安刘,亦复和羹商得说。 由来转物得三昧,政尔成风聊一吷。 涵濡少海益重润,运动紫枢高柄揭。 迩来边琐向平宁,西土民艰随殄灭。 撞搪噭呼间未免,寸地尺天吾忍免。 公身固已佩安危,公寿应当等溟渤。 花明柳暗沙堤外,著眼昌昌见春物。 想当凤沼引夔龙,内乐宫壸俨成列。 天皇酌醴赐加劳,词人第颂歌明哲。 会令宇宙还帖泰,要与鸿蒙论融结。 此时桃李竞新枝,草木恩光相焕发。 小儒囿身坱圠内,独驾封轺来百粤。 惟当岁献南山诗,长与天朝夸突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神仙居住之地在四明,气候温和正值二月春光。这里是显耀的韦平和家族,奎星闪耀着光芒直逼天宫。先有周后有鲁的辉煌历史,孕育出无数英才和盛世。大慈大悲的天神们,以公正之心侍奉天庭,始终保持忠贞赤诚。 在生活中常常助人为乐,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路上遇到不公之事时,正义感油然而生,力挽狂澜。未曾显示偏袒之心去维护公正,但也曾在商议治国之道时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他们凭借转危为安的智慧,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他们是那海底深处的力量,控制着紫微星的运转。 近来边疆和平安宁,西部的民众生活也得以改善。但偶尔也会有些小麻烦出现,我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自身已承担起国家的兴衰重任,所以寿命也应如大海般无穷无尽。明媚的阳光照耀着绿树,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那些国家要员们在皇宫中畅谈治国之策,展现出一副和谐的场景。皇上对臣子们的辛劳表示慰问,文人们则赞美他们的智慧和品德。 最终必将使世界恢复安宁,与天地共同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当春暖花开之际,桃红柳绿生机勃勃,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阳光之下。而我们这些被困在混乱之中的书生,只有独自驾车来到遥远的地方。只能每年献上祝福的诗篇,以此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去完善
释义
1. 四明:四明山,位于浙江宁波,此处代指浙东地区。 2. 韦平家:韦、平分别是西汉时的韦贤、平当,两人均为官宦世家,且任职宰相。这里用来赞美主人的家族背景及地位。 3. 奎阁:文昌阁,供奉文昌帝的庙宇,代表文运昌盛。 4. 天阙:天空,比喻极高的地位。 5. 前后周鲁:前周即西周,后周为北宋,鲁为春秋时期的鲁国,这里是借以表示国家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 6. 孕昴降嵩:指孕育英才,降下圣贤,这是上天赋予的使命。 7. 大慈平等:表达主人公正无私、关爱百姓的品质。 8. 思日赞襄:思日,汉时博士,擅长谋划,赞襄,辅佐皇帝。这句形容主人的智谋才能和忠诚之心。 9. 履狶真益下:《论语·乡党》记载孔子“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比喻圣人时刻谦虚谨慎。 10. 余刃磔牛: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主人在治理国家和民生问题上游刃有余。 11. 忽伟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12. 安刘:安定局势,刘指代朝廷。 13. 和羹商得说:指参与决策,出谋划策。 14. 三昧:佛教用语,指深定的境界,这里用来形容主人在政治上的卓越能力。 15. 涵濡:滋润,培育。 16. 少海:古代渤海的别称,这里用来形容主人在治理国家的功绩。 17. 紫枢:紫微星,古人认为紫微星象征帝王的权威,这里用来比喻主人的地位尊贵。 18. 边琐:边境小事,这里指边境稳定。 19. 西土民艰:西方国家的百姓困苦。 20. 撞搪:冲撞冒犯的意思。 21. 噭呼:大声呼叫。 22. 寸地尺天:比喻土地广大。 23. 忍免:忍不住要去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24. 固已佩安危:已经准备好应对各种危险情况。 25. 等溟渤:寿命如同大海一样长久。 26. 花明柳暗:春天景色明媚的景象。 27. 凤沼:凤凰池,隋唐时期中书省所在地,后来泛指朝廷要害部门。 28. 夔龙:传说中有蛇身的神,能作雷鸣,这里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 29. 内乐宫壸:指宫廷音乐。 30. 俨成列:形容严肃有序的状态。 31. 天皇酌醴:天皇赏赐美酒。 32. 第颂歌明哲:只赞美他的明智。 33. 帖泰:平安,安宁。 34. 鸿蒙: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 35. 融结:交融结合。 36. 突兀:山高耸立的样子,这里用来赞美主人的成就。 37. 小儒:作者自谦之词。 38. 坱圠:指天地苍茫。 39. 封轺:古代使者出行所乘之车,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作者的行程。 40. 百粤:古代百越地区的总称,包括广东、广西等地区。 41. 南山诗:描绘南岳衡山的诗篇,这里用来表示作者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刘漕使的寿词,诗人在此表达对刘漕使的敬仰之情及对他崇高品德、智慧才能的高度赞誉。诗人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刘漕使的伟大形象及其在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神仙窟宅会四明”表达了刘漕使聚集的人才群体如同神仙一样杰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使得这个地方如同仙境一般美好。接下来“是间表表韦平家”称赞刘漕使的家族犹如汉代的名门望族韦、平两家一样显赫,为国家培养出许多贤能之士。 随后,诗人用“大慈平等现官身”表达刘漕使具有菩萨般慈悲为怀的品质,他以公正无私的态度辅佐国家治理,表现出忠诚于国家的高尚情操。同时,刘漕使还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他的治理下,国家政治一片祥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平生履狶真益下”则表达了刘漕使虚怀若谷,具有自谦精神,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而在遇到不平之事时,他果断出手,以雷霆手段维护社会正义,彰显其刚毅果决的一面。 此外,刘漕使还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对民生疾苦十分关注,致力于解决边疆问题,使得国家安全得以保障。这种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感动了诗人,使他由衷地祝愿刘漕使健康长寿。 最后,诗人以自然界的美景来喻指刘漕使的光明磊落和高尚品质,如“花明柳暗沙堤外,著眼昌昌见春物”一句,暗示刘漕使的人格魅力就如同春天的万物生长一样旺盛蓬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刘漕使寿相君》是南宋诗人敖陶孙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诗人的友人刘漕使祝贺一位名为相君的官员的生日,而诗人则为刘漕使写下这首诗篇。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外交困,面临着金朝的军事压力和国民经济的困境。尽管如此,朝廷内部仍然存在着许多争权夺利的斗争。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在创作此诗时,既表达了对刘漕使友情的珍视,也表现出了对朝廷政治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局势的关注。 与此同时,诗人敖陶孙在这一时期个人生活也有所波折。他原本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这使得他在仕途上受到了一定的挫折。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文学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刘漕使成为了挚友,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综上所述,《代刘漕使寿相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了当时的历史、社会和个人因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