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龟山慧海长老

标题包含
赠龟山慧海长老
向来缚虎正死急,今日看牛无可鞭。 我提审定之两印,十年勘尽诸方禅。 浙东西山好僧相,头目静如秋水莲。 试令回眼参壁观,掣顿已作猕猴颠。 平生棒喝不作用,何者可毒臞翁拳。 龟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其颠。 石颅铁脊锯牙齿,老龟无力供回旋。 自言小来坐鬼窟,木客对诵明月篇。 山中白石足朝饭,无语可对蹲鸱前。 一行乃得命大谬,万事瓦裂今萧然。 祇念竿木事游戏,铁胎五百成拘牵。 至人无心亦到我,顾念尘脚相摩湔。 是身如云即虚幻,安要包裹争鲜妍。 尔来臞翁颇狡狯,随风转柂忘洄沿。 都梁采药竟何有,杖头挑得枯藤僊。 高堂暗坐触蝙蝠,放光时有阶头砖。 了无一法可酬难,蒲团禅板久已捐。 山空月明础石员,百围老干行参天。 何当断手释椎凿,与师共泛荆溪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来捆住老虎的时机已经紧急,如今看着群牛,没有鞭策可用。我曾经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花了十年的时间去研究所有的禅宗学问。浙江的东西两侧都有着高雅的僧人,他们的心境如同清澈的秋水和莲花般平静。请试着回头看一眼壁上的图案,那些奇特的人们已经在尝试作出类似猴子的举动。平时我用棒喝的方式教导他们,但并不见效,不知道哪些方法能够激发出他们的斗志。龟山的海滩上爬满了寻找食物的人,其中有位四川来的旅客正在山顶上。这位旅客有着坚硬的背脊和锋利的牙齿,但他却无法像老乌龟一样自如地应对各种情况。他自称小时候经常坐在鬼窝里,那里的木客常常对着月亮朗读诗篇。山中的白石足够作为早餐,但我却在他面前无言以对。我一直以为这种生活是巨大的错误,但现在却感到万物都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一些破碎的痕迹。也许我只适合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把铁胎铸造成各种形状。高尚的人虽然没有心思,但也同样会被我所吸引。他们照顾着我这个满身尘土的家伙,仿佛在洗涤我的灵魂。我知道这样的生活就像浮云一样短暂且虚幻,何必去追求那些无谓的虚名呢?最近我变得相当狡猾,随波逐流,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我在都梁采药的时候,最后得到了什么?只是一个用枯藤制成的仙人。在高大的房子里,我静静地坐着,不小心触到了蝙蝠,有时候它会在台阶上发光。我现在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应付这种情况,只能把我的蒲团和禅板丢弃。山中空荡荡的,只有月光洒在圆形的石头上,还有那百年的树干一直矗立在那里。什么时候我才能放下心中的负担,解脱出一切束缚,和你一起去乘坐那条荆溪船呢?
去完善
释义
1. 向来缚虎正死急:“缚虎”为禅语,表示束缚住一切恶习,保持勇猛精进的心态。“死急”,形容迫切、紧张的状态。整句意为之前努力去除恶习,使自己保持勇猛精进的状态。 2. 今日看牛无可鞭:此句中“看牛”也属禅语,意指修行时留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不要懈怠。“无可鞭”,字面意思是无须再用鞭子驱赶牛群,实际上意味着修行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无须过多鞭策自己。 3. 我提审定之两印:“审定”,审查决定,“两印”,佛教术语,寓意确定无疑的道理或事实。这句诗是说诗人对于禅学已经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4. 十年勘尽诸方禅:“十年”,虚指,表达时间之久;“诸方禅”,指各种禅宗法门。诗人表示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已经领悟了各个宗派的禅宗要义。 5. 浙东西山好僧相:描述浙江地区西山的好僧人形象。 6. 头目静如秋水莲:“头目”,佛教用语,指人的头部,“秋水莲”,秋天的莲花,这里用来说明这些僧人神情宁静,如秋天莲花般寂静。 7. 试令回眼参壁观:这里的“壁观”指的是达摩壁观的公案,是一个禅宗故事,用来形容达摩禅师面对墙壁静坐修行的方式。诗人建议这些僧人尝试像达摩禅师那样,内观自己内心,静心修行。 8. 掣顿已作猕猴颠:“掣顿”,忽然跌倒的意思,“猕猴颠”,形容猕猴在树上攀爬的动作,这里比喻僧人们在参禅过程中突然觉悟。 9. 平生棒喝不作用:“棒喝”,禅宗用语,指教师用以启发学生顿悟的手段,这里诗人说自己没有遇到过可以引发他顿悟的老师。 10. 何者可毒臞翁拳:“毒”,这里是形容词,使...困惑、挫败的意思,“臞翁”,诗人自称,“拳”,这里是名词,指拳头,全句意思是没有人能让我困惑或者挫败。 11. 龟山爬沙吸淮海:“龟山”,山名,位于江苏盱眙,“爬沙”,一种生活在河流中的鱼类,“淮海”,淮河和东海之间的地区。这句诗描绘了龟山附近的地理环境。 12. 上有蜀客蹲其颠:“蜀客”,诗人自指,“颠”,山顶。这句诗说诗人自己在龟山的山顶上。 13. 石颅铁脊锯牙齿:这些都是形容坚硬的石头和山脊的词语。 14. 老龟无力供回旋:这句诗描绘了龟山的地形险峻,连老龟也无法在其中自由行动。 15. 自言小来坐鬼窟:“鬼窟”,比喻困境或者恶劣的环境,这句诗说诗人小时候就经历过困难的处境。 16. 木客对诵明月篇:“木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怪,居住在深山之中,“明月篇”,可能是指一首描写明月的诗篇。这句诗说诗人曾在大自然中欣赏美景并朗诵诗歌。 17. 山中白石足朝饭:“朝饭”,早饭,这句诗是说在山中的白石旁吃早饭。 18. 无语可对蹲鸱前:“蹲鸱”,一种大脚的鸟类,这句诗是说诗人面对蹲鸱这样的大鸟,感到无话可说。 19. 一行乃得命大谬:“一行”,一次行为或者一段经历,“命大谬”,生命中最重大的错误。这句诗是说诗人在经历了某些事情后,认识到自己以前的一些观念是错误的。 20. 万事瓦裂今萧然:“万事瓦裂”,形容一切都破碎了,“萧然”,形容心情平静的样子。这句诗是说诗人现在心境平和,对过去的一切都能放下。 21. 祇念竿木事游戏:“祇”,只,“竿木”,指竹竿和木头,这句诗是说诗人只想着做些轻松的事情,就像小孩子玩竹竿和木头一样。 22. 铁胎五百成拘牵:“铁胎”,指钢铁制成的模具,“拘牵”,束缚,这句诗是说诗人觉得自己被某些事物束缚住了,无法自由行动。 23. 至人无心亦到我:“至人”,指修养极高的人,“无心”,形容不在意世俗事务,全句意思是那些修养极高的人,即使他们并不刻意追求,也能达到和我一样的境地。 24. 顾念尘脚相摩湔:“顾念”,回头看,“尘脚”,比喻世俗的烦恼,“摩湔”,摩擦清洗,这句诗是说诗人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的烦恼,希望能把它们擦洗干净。 25. 是身如云即虚幻:“是身”,这个身体,“如云即虚幻”,像云彩一样虚无缥缈,这句诗是说人的生命就像云彩一样,终究会消散。 26. 安要包裹争鲜妍:“安要”,何必,“包裹”,这里指掩饰,“鲜妍”,鲜艳美丽,这句诗是说人生不必过于在意外表的美丽。 27. 尔来臞翁颇狡狯:“尔来”,近来,“臞翁”,诗人自称,“狡狯”,狡猾,这句诗是说诗人最近变得有些狡猾。 28. 随风转柂忘洄沿:“转柂”,改变航向,“洄沿”,水流回旋的地方,这句诗是说诗人随着风改变方向,忘记了曾经的困扰。 29. 都梁采药竟何有:“都梁”,地名,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境内,“采药”,采摘草药,这句诗是说诗人在都梁采摘草药,但是并没有什么收获。 30. 杖头挑得枯藤僊:“杖头”,手杖的顶端,“枯藤僊”,干枯的藤蔓,这句诗是说诗人在手杖的顶端挑起了干枯的藤蔓。 31. 高堂暗坐触蝙蝠:“高堂”,高大的房屋,“触蝙蝠”,接触到蝙蝠,这句诗是说诗人在高大的房屋中黑暗地坐着,接触到了蝙蝠。 32. 放光时有阶头砖:“放光”,发光,“阶头砖”,台阶上的砖块,这句诗是说发光的时候有时会在台阶上看到砖块。 33. 了无一法可酬难:“了无”,完全没有,“一法”,一个方法,“酬难”,应付困难,这句诗是说诗人完全找不到一个可以应付困难的方法。 34. 蒲团禅板久已捐:“蒲团”,佛教用品,用于打坐,“禅板”,佛教用品,用于敲击发出声音,提醒人们注意,这句诗是说诗人的蒲团和禅板都已经很久不用了。 35. 山空月明础石员:“山空月明”,形容夜晚的山中十分明亮,“础石员”,基石,这句诗是说夜晚的山中月光照耀,基石闪闪发光。 36. 百围老干行参天:“百围”,形容树干粗壮,“参天”,直冲云霄,这句诗是说粗大的树干直冲云霄。 37. 何当断手释椎凿:“何当”,何时,“断手释椎凿”,形容放弃努力,这句诗是说诗人什么时候才能放弃努力。 38. 与师共泛荆溪船:“师”,指慧海长老,“荆溪”,长江支流,这句诗是说诗人想和慧海长老一起乘坐荆溪的船只。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以豪放不羁的风格描绘了诗人在探访龟山慧海长老的所见所思。诗人一开始用“缚虎”和“看牛”的比喻表现了自己悟性的紧迫感和高僧的无上境界。他通过审视自己和参禅的经历,表达出对禅宗真谛的独特理解。接下来,诗人赞颂了慧海长老的高尚品质以及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想象展现出慧海长老的传奇故事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在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与长老共同追求禅宗真理的期许和对未来生活的畅想。整首诗格调昂扬,语言流畅,充满智慧和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禅宗思想独特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龟山慧海长老》是南宋诗人敖陶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前后,此时正值南宋时期的动荡时期,国家政权不稳,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样一段时期,敖陶孙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他常常以诗为寄托,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首《赠龟山慧海长老》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敖陶孙以龟山慧海长老的形象为依托,表达了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认同。他强调了佛教对人们心灵的净化作用,以及对社会和谐与安定的积极影响。此外,他还借助于龟山慧海长老的形象,传达了对于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的探索。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