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姜尧章桂花裙字韵

标题包含
和姜尧章桂花裙字韵
红紫有偏尚,桂花总宜人。 蜡雪明孤斟,绛雪娇小颦。 可怜爱花人,两屐穿秋云。 怀人小山作,寄愁中书君。 向来鹫岭诗,政坐书檄嗔。 月中落桂子,习气知几尘。 潘郎桃李姿,颇亦尊所闻。 提携风露前,缕衣深绀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花与紫花在世人眼中各有喜好,而桂花却总能得到人们的喜爱。蜡梅和雪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独自品尝;而绛珠草则娇小惹人怜惜。可怜那些喜爱花的人们,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秋天的云朵。 他们在心中怀念着远方的亲人,通过书信寄托忧愁。因为一直以来在鹫岭写诗,正因为他们太过专注于诗书,所以会对世事有所嗔怪。 月亮中的桂子落下,沾染了几分世俗之气。年轻英俊的男子就像春天的桃李,他的举止和言谈受到了尊重。他们披着清风露水,穿着深色的衣裙,显得十分高贵。
去完善
释义
1. "红紫":指各种颜色,这里主要指鲜花的色彩。 2. "尚":时尚、流行之意。 3. "桂花":即木犀,又称丹桂、金桂等,其花朵可用来制作香料,也可用于观赏。 4. "蜡雪":比喻桂花的洁白和芳香。 5. "孤斟":独自饮酒。 6. "绛雪":红色的雪花,比喻盛开的桂花。 7. "小颦":指微微皱眉的神态,这里用来形容桂花的美丽姿态。 8. "可怜":表示令人同情或怜爱的意思。 9. "两屐穿秋云":描述诗人穿林过桥赏桂花的情景,"秋云"代指秋天飘落的桂花。 10. "怀人小山作":这里"小山"是指辛弃疾,诗人想借这首诗歌表达对辛弃疾的思念之情。 11. "中书君":原是古时的官职名称,这里是诗人用以称呼自己的友人。 12. "鹫岭诗":古人常用鹫岭来代指僧侣生活,这里的"鹫岭诗"即指僧人所作之诗。 13. "政坐":本来是因为的意思。 14. "嗔":指生气、不满的情绪。 15. "月中文檄嗔":这句是说在月色下处理公务,显得有些不耐烦。 16. "习气":这里指沾染污秽的习惯。 17. "潘郎":指美男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 18. "桃李姿":指像桃李一样美丽的身姿。 19. "颇亦尊所闻":这是诗人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虽然外表英俊,但内在的品质并不符合人们的期望。 20. "提携风露前":描述诗人迎着风和露水前行的情景。 21. "绀裙":绀色的裙子,这里用来形容桂花的颜色。
去完善
赏析
《和姜尧章桂花裙字韵》是敖陶孙的一首和韵诗,以桂花为主题,表达了对花香的赞赏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红紫有偏尚,桂花总宜人”,诗人以红紫花种为对比,强调桂花之宜人,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情有独钟。 颔联“蜡雪明孤斟,绛雪娇小颦”,用“蜡雪”、“绛雪”来形象地描绘桂花的花瓣和颜色,表现出诗人对桂花的赞美。其中“孤斟”表示独自品味,表达出诗人与花为伴的孤独感。 颈联“可怜爱花人,两屐穿秋云”,描述了诗人踏遍秋云寻花之举,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尾联“提携风露前,缕衣深绀裙”,表现了诗人于风露之中,身穿深色衣裙,与花共舞的情景,强化了诗人与桂花的紧密联系。 全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意境优美,语言质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姜尧章桂花裙字韵》是南宋诗人敖陶孙的一首咏桂花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90年前后,正值宋金对峙时期。 在这一时期,敖陶孙作为南宋文人,深感国家命运的沉重,但在朝政上无法施展抱负。他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多次科考未中,后终因友人推荐进入朝廷任职。然而,他在任期间并未得到重用,最终选择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生活。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南宋正处于宋金对峙的时期,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双方时有战事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的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歌抒发家国情怀,感叹国运多舛。敖陶孙也不例外,他以咏桂花的诗句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