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日杂兴 其五

标题包含
秋日杂兴 其五
昨日尚絺绤,今日便衾帟。 在公不关白,故故出不测。 乡来三丈热,变灭在倏忽。 蓬根爽然醒,凉意满巾帻。 团扇岂办此,羞涩谢陋质。 不必待秋来,理宜长弃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天还是稀疏的麻布衣裳,今天已是暖和的被子和帐子了。 出门在外不需要告白了,所以常常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刚刚还非常闷热,变化就在一瞬间。 突然间感觉到凉爽,好像一下子从昏睡中醒来,凉意从头到脚都感觉得到。 这把团扇怎么能抵挡这样的变化呢?有些害羞地把它放在了一边,因为它实在是有些粗陋。 其实不用等到秋天到来,现在就应该把它扔掉了。
去完善
释义
昨日尚絺绤,今日便衾帟:此句中的“絺绤”指的是夏布衣料,这句意思是昨天还在穿粗夏布衣料,今天就已经换成了被子。 在公不关白,故故出不测:此句中的“关白”是官员向皇帝禀报政务的意思,这句意思是在任公务的时候没有事先请示,导致出现了预料之外的情况。 乡来三丈热,变灭在倏忽:此句中的“乡来”意为刚才,“倏忽”形容极快,这句意思是刚刚还觉得非常炎热,变化却在转眼间发生。 蓬根爽然醒,凉意满巾帻:此句中的“蓬根”指草茎,“巾帻”为头巾,这句意思是凉爽的感觉如同草木苏醒一般传来,使得头巾都充满了凉意。 团扇岂办此,羞涩谢陋质:此句中的“团扇”指圆形扇子,“羞涩”形容扇子感到不好意思,这句意思是这种凉爽感觉使得扇子感到不好意思,因为它已经用不上了。 不必待秋来,理宜长弃掷:此句意思是既然现在已经开始凉爽,那么扇子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应该早早地丢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秋日杂兴 其五》是宋朝诗人敖陶孙所作,以秋天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周围环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昨日尚絺绤,今日便衾帟。”诗人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秋天的凉爽。“在公不关白,故故出不测。”这句意味着世间事物的变化无常,难以预料。紧接着诗人通过“乡来三丈热,变灭在倏忽。”“蓬根爽然醒,凉意满巾帻。”这两句描绘出夏天的炎热与秋天的凉爽之间的鲜明对比。而“团扇岂办此,羞涩谢陋质。”“不必待秋来,理宜长弃掷。”则表明夏天虽去,但并不代表团扇无用,团扇只是暂时完成它的使命,等待下一个季节的到来。诗人在此表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物尽其用,一切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杂兴 其五》是南宋诗人敖陶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侵,南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忧虑国事的心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敖陶孙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因战乱而离家避祸,后来虽然回到家乡,但生活依然艰难。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而是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歌创作中。 嘉定元年的时代背景是南宋后期,北方金国势力强大,多次南侵。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军事疲弱。这使得诗人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秋日杂兴 其五》,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